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ù

【源】 ①玊为西番国名,音粟(Sù),其国人入中原者以国为姓(62,239)。 ②玉石之玉作玉,攻玉之玊工(即凿玉之宝石)作玊(60)。或系玊工之后,以职为氏。 ③一说,汉武帝时公玉带即公玊带,其后改姓玊(9,12,21)。称公玊带为黄帝时人(12),误。【人】 玊況,东汉时京兆人,陈留太守,后迁司徙(21)。玊玺,明时邯郸人,嘉靖中任太医院吏目(15,21)。【它】 玉、玊相沿混用,故玊況多作玉況(60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据 《尸子》注云: “音 ‘宿’。黄帝时公玊带造合宫明堂。后为玊氏。”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引 《山堂肆考》 云: 汉武帝时有公玊带,上黄帝明堂图,子孙改为玊氏。后汉司徒玊况,其裔也。郑樵既列公玊氏,引公玊带于玊氏,又引公玊带入 “以名为氏”。据此,当是复姓省言,不应以玊为名也。又据《尸子》 以公玊带为黄帝时人,未免荒诞。兹并录以供审辨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正韵》 注云: “玉石之玉作 ‘玉’; 攻玉之玊工作 ‘玊’。”据此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以职业为姓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 “攻玉之宝石为玊,所谓: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古人取此以为姓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ē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,“汉有奜禹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,注“同奜”。详见“奜”条。

  • 謝也撒

    读音:Xiēyěsā基诺族姓氏。云南之景洪有分布。或改为汉姓“张”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 有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丈坎尼

    读音:Zhàngkǎn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“银匠”,当以职业为姓氏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中皇

    读音:zhōng huáng【源】 中皇氏一作中央氏,后有中央氏、中黄氏,见《路史》(4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: 其注“中黄” 云: “黄帝时有中黄丈人。一作 ‘中皇’。”

  • 曲集

    读音:Qūjí【综】 周书史记解,有曲集氏,自伐其智,贤良伏匿,榆州伐之而亡,子孙必以国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1)。

  • 读音:Qī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河北乐亭(334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原。

  • 郭琿

    读音:Guōhú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郭浑〕(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常魁之妻为郭浑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

  • 阿里拉爾

    读音:E-lǐlā'ěr【综】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里拉尔氏(259)。

  • 何郎

    读音:Hélá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何郎业贤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公山

    读音:gōng shān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族有此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山不狃(一作“弗扰”),春秋时为鲁季氏宰(7,9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