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葛
【源】有熊氏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4,7,12,60)。【变】齐人语讹,以瞻葛为诸葛(4,7)。【人】瞻葛祁,春秋时宋景公大夫(4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英贤传》有熊氏之后。《世本》宋景公时有瞻葛祁,为大夫。”黄帝号“有熊”,支孙或为有熊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“‘蟾葛’,亦作‘詹葛’。……虞舜封黄帝之后于詹,后由詹移到葛,因有葛氏、詹葛氏。”
【源】有熊氏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4,7,12,60)。【变】齐人语讹,以瞻葛为诸葛(4,7)。【人】瞻葛祁,春秋时宋景公大夫(4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英贤传》有熊氏之后。《世本》宋景公时有瞻葛祁,为大夫。”黄帝号“有熊”,支孙或为有熊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称:“‘蟾葛’,亦作‘詹葛’。……虞舜封黄帝之后于詹,后由詹移到葛,因有葛氏、詹葛氏。”
读音:Biàn/Biann,Byan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①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作〔〕(30)。②后改为卞氏。【人】 㝸德昭,西夏时武功大夫(24)。
读音:Shūjiā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公族有舒坚氏(5,8,17,60)。【人】 舒坚文叔,春秋时楚大夫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潜夫论》 云: “楚公族有
读音:gōng shī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尾,字施父,生施伯,其后以为氏(60,62)。 ②孟懿子支庶公期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公期氏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zì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21)。②元时蒙古人姓,见《浙江通志》(21)。今蒙古族姓(344)。③清四川会理州土百户、建昌道建昌镇辖披砂土千户均有自
读音:sù qín【源】 夏州(故治在今陕西横山西)羌姓(60,62)。当为北魏时鲜卑宿六斤氏之异译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宿勒〕(60)。而作〔勤宿〕(7,17)。误。【人】 宿勤黎,东晋末前燕司马
读音:Shǐwēi现行彝族姓氏。乃彝语之音译,汉意为 “金银财宝”,或从汉意而以 “金”为姓。今云南之路南县有。此姓系路南县公安局提供。
读音:Bāféng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guàn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为鼎。(见《左传》)▲<汉>贯长卿,荡阳令。
读音:Duǒlǐbié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图鲁卜岱”。
读音:Nākè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郭络罗(一作郭啰罗)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佟氏(180)。②清驻防索伦正白旗中有那喀他氏,世居呼伦尔(260),又,清满洲镶黄旗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