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uān

【源】 ①古有端国(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),春秋时灭于晋,晋大夫食采于端,因氏(17)。②战国时韩、魏、赵瓜分晋,封晋君于端,子孙因氏(60,62)。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,本姓端木,后省文称端氏,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(17,60)。【望】东阳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端复初,明时溧水人,本姓端木,官湖广参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、围场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新疆之塔城,江西之新余,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晋既分,乃封其君於端氏,因为氏。”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②又据 《端家谱》 注云: “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,本姓端木,后以省文称端氏。” 此则系端木氏所改。③又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云: “古有端氏国,灭于晋。晋大夫食采於端,因氏。”此端氏国既“灭於晋”,当与三家分晋后之 “封其君於端氏”者不同,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; 且,“晋大夫食采於端”,当与“封其君於端氏” 亦有所不同,知此当以邑为氏。

元代有端真; 明代有端澄,洪武进士; 又有端宏,当涂人,景泰进士,湘王府长史; 又有端淑卿,女诗人; 清代有端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ú犊牧,齐人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明饒息

    读音:Míngráoxī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怒江地区以猴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,因傈僳语中称猴为明饶息,故以明饶息为氏,汉姓为侯(148,149)。

  • 读音:Lǚ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、辽宁沈阳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屡绚齐,民国33年任前陆军暂编12师政治指导员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

  • 读音:nà临湘有纳湖,本属纳氏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读音:Hóng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子刘富,受封于红地,后代有以封地为姓者。二是汉有地称“红”,居民有以红为姓氏者。红姓发源于安徽。如今红姓主要分布于山西、江苏、北京等地。红姓

  • 读音:Kàn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出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名止,封于阚,世称阚止。其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据说古时有阚国(今山东嘉祥北),是黄帝

  • 读音:Kòu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,卫康叔在周任司寇,他们的子孙都以官名为姓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古口引姓,进入中原后改为寇姓。寇姓早

  • 弥牟

    读音:mí móu出卫大夫公孙弥牟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读音:chuò【音】 亦音Chuò(17,76)。【源】 宋时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(60,63)。党项姓(445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台北(68,26

  • 計佳

    读音:Jìjiā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硕双武之妻为计佳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