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n

【源】①周大夫简师父之后(6,7,11,21)。②鲁大夫简叔之后(9,21)。③晋大夫狐鞫居,号续简伯,续,邑也,简,谥也,其后以谥为氏(12,15,17,60)。④耿姓音讹为简氏(9,12,17,60)。⑤汉时有检氏改为简氏者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⑥台湾土著(65)、仫佬(112)、土家(387)、满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涿郡、范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四川、台湾等省多此姓,2省简姓约占全国汉族简姓人口55%。【它】①台湾省简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曾被迫改用简野、竹野等日本姓,1945年台湾光复,即恢复原姓(65)。②日本侵占台湾时,台湾土著曾有采用日本姓山田、武田者,在台湾光复后,均重新选择简氏(65)。【人】简卿,汉时人,受尚书于倪宽,后又授于夏侯胜(15)。简雍,三国时范阳人,蜀昭德将军,其先本幽州人,姓耿,后音讹为简(15,17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仡佬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晋大夫狐鞫居之后。狐鞫居号绩简伯。绩,邑也; 简,谥也。” 此以谥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又注云: “简雍本姓耿,幽州人。以耿为简,遂为简氏。”“ 《蜀志》: ‘简雍,善滑稽。’ 《传》 云: ‘幽州人,本姓耿,幽人以耿为简,音讹(而致)。’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简氏出於简师父。”④又云: “鲁有简叔,其后亦或以为氏。望出范阳、涿郡。” ⑤又据 《姓苑》 注云: “又有检氏,避讳改为简者。”

宋代有简克己、简正理; 又有简世杰,清江司理参军; 明代有简祖英; 又有简辅,马平人,永新参军; 清代有简敬临; 又有简逢善,任守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蔣則

    读音:Jiǎngzé【综】彝族姓。属曲比家支,居四川木里、盐源、云南宁蒗、丽江等地(375)。

  • 公析

    读音:gōng xī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公族有此姓(17)。②春秋时卫公族有此姓(17)。一说,春秋时卫公子黑背(一作黑臀),字公析,其孙成子朱以其字为氏(6,7,12)。【变】 一说即

  • 亚饭

    读音:yà fàn周末贤人亚饭干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
  • 斑鸠

    读音:bān jiū【源】见《姓林全书》(76)。斑鸠,姓氏。(见《姓林全书》)

  • 俟幾

    读音:Sìjǐ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

  • 读音:Tuō【源】 ①相传元太祖第四子拖雷之裔,以先王名为姓。②彝族姓(130)。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云南巍山(130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山东临淄、东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

  • 蒲古里

    读音:Púgǔlǐ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 【变】至清改称博和哩氏,为满洲八旗姓(23,24)。 【望】陇西(7)。

  • 读音:Bì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,建立毕国,人称姬高为毕公高。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毕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

  • 读音:Mí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春秋战国时,楚国有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,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,称糜氏。二是以祖上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期楚国有工尹(官名),名糜,他的后人以祖

  • 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