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ān

【音】 亦音Zhān(91)。【源】 ①金时女真人粘合氏之后(60,63)。②或为元时粘罕之后(60,62),按,金宗室、熙宗时官太保、尚书令完颜宗翰,女真名粘没喝,又译粘罕(56,61,397)。《姓氏考略》所指元粘罕当系金粘罕之误。【布】 福建安溪(341)、晋江(236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、河北邢台、山东莱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粘鹏,明时河北武邑人,洪武庚午举人,任教谕(15,21)。粘克升,清乾隆戊戌进士(23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龙口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满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 “出金粘合氏之后。”此出自女真族,后当融为满族。② “或出元粘罕之后。” 此当出自蒙古族。

明代有粘鹏,武邑人,洪武庚午举人,任教谕;又有粘灿,监察史; 清代有粘克昇,乾隆戊戍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白大

    读音:Chūbáidà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
  • 读音:Zhōng【源】①颛帝裔孙陆终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夏王桀之臣太史令终古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2)。③系自任姓。黄帝庶子禺阳之裔封于终,因氏(17)。【望】南阳

  • 读音:hè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毕万之后有褐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韩褐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③疑即褐冠氏(亦作鹖冠氏)之后(21)。【布】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

  • 烏爾漢

    读音:Wūěrhàn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辽河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一作兀鲁特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拉布格之妻为吴尔汉氏(260

  • 廣成

    读音:Guǎngchéng【源】 黄帝时广成子之后有广成氏(6,9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神仙传》: 广成子,居崆峒山。”其后有广成氏,亦有

  • 哈迷里

    读音:Hàmílǐ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札牙进,哈迷里氏,元至正中任吴江州达鲁花赤,见《姑苏志》、《嘉靖吴江县志》(399)。

  • 南公

    读音:nán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南公氏(6,21,60)。【人】 南公子,战国时人,著书30篇,言五行阴阳事(6,12,17,21)。南公揭,秦武王时人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

  • 读音:Niè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ǐ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朔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檩,造屋所用架於梁上托住椽子的横木,或即以此物为姓。)

  • 穆納

    读音:Mùnà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(西)夏武功大夫穆纳好德、御史大夫穆纳光祖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