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ǔlù【综】 晋惠帝时殿中中郎将补禄彪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7,12)。
读音:Héláchìtì/Gaicit【线】 蒙古族姓。“合剌赤惕”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,见《华夷译语》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Fāngléi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一说即方雷氏。” 或作“方纍” 氏。
读音:Húěrkā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氏。清顺治时镶蓝旗满州副都统锡纳海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Wúqǐxiàli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色得之妻为吴起夏哩氏(260)。
读音:Yán言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言偃。春秋时,孔子弟子言偃,曾任武城宰,影响很大,后代遂以其名为姓。二是战国时,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,有以韩言为姓者,后简化为言姓。言氏发祥于江南地区,
读音:zhù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,17)。一说,由库住氏所改(60,62)。②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四川成
读音:Yángqiū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阳丘(故城在今山东章丘东15里),以邑为氏(6,7,24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7)。【变】一作〔阳邱〕(8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
读音:tái【音】 读怡、胎二音,且源出不同,易分两姓(19,63)。【源】 源出有台氏之后。后稷母姜嫄,为有台氏女(60)。【望】 武功(60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
读音:fēi【源】 相传为帝舜之臣伯益之裔,秦国始祖非子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7,60)。一说,非氏即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即扉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91)。【望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