耨埒特
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锡喇塔拉、扎噜特等地(23,63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耨勒特〕(260)。 【人】清正蓝旗蒙古护军英钩色之妻为耨勒特氏(260)。
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锡喇塔拉、扎噜特等地(23,63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耨勒特〕(260)。 【人】清正蓝旗蒙古护军英钩色之妻为耨勒特氏(260)。
读音:fáng fēng仲尼曰:禹致群神于会稽山,防风氏后至,禹杀而戮之。(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防风氏,夏时诸侯。
读音:rú【源】①颛顼长子,高阳孺帝之后有孺氏(14,60,62)。②孔子弟子孺悲之后(7)。③汉宣帝玄孙孺子婴之后,或因以为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5,21)。【望】东鲁(418)。【布】四
读音:Ráo【源】 ①古帝鬼騩氏之后有饶氏,见《潜夫论》(17)。②唐尧之后有尧氏,加食旁为饶氏(62)。③战国时齐大夫有食采于饶(故城在今河北饶阳东北)者,赵孝成四年拔其邑,以封其弟长安君,齐之故臣
读音:És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安煦烈氏(23)。凡八派,出黑龙江、马察、德尔吉、王佳村、那木都鲁、蜚悠城、齐齐哈尔、松花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
读音:zì sǐ dú bó代北四字姓有自死独膊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xié nā以地为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Bìlǎlè【综】 清时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人姓(429)。
读音:Sàlǐ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撒儿歹”。
读音:Shìsūn【源】 王室之孙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室孙氏即宫孙氏(60,62)。【布】 唐时棣州人有此姓(7,12)。【人】 室孙子,古贤人,著书(7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读音:xiānhú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先縠之后,以名与氏合而为氏焉(6,7,12,60)。【变】 作〔先谷〕(60,63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晋国士氏之别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