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掖
读音:hú yè
【源】 鲜卑族姓(21,60,62)。【人】 南凉主秃发乌孤之母为胡掖氏(6,12,27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秃发思复鞬娶胡掖氏,生乌孤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亦注: “鲜卑姓,南凉秃发寿阗之母胡掖氏。”
【源】 鲜卑族姓(21,60,62)。【人】 南凉主秃发乌孤之母为胡掖氏(6,12,27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秃发思复鞬娶胡掖氏,生乌孤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亦注: “鲜卑姓,南凉秃发寿阗之母胡掖氏。”
读音:Shénghuō’ér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升豁儿意为海青,见《华夷评语》,内蒙古巴林右旗中、南部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duó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21)。汉有祋祤县(故城在今陕西耀县东),当以县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人】 祋讽,东汉安帝时光禄勋(7,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
读音:Dènghóu【源】 商王武丁之季父为邓侯,后灭于楚,后有邓侯氏(8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武丁季父曼侯之后有邓侯氏。”则此当系出子姓。邓,古国名
读音:Nuò’ěr【综】彝族姓。属阿鲁家支,四川盐边、云南宁蒗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Jiǎowādū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之石脚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收载,与脚腊氏同源。
读音:mò nài lóu与“莫那娄”同。
读音:Lùyèlè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称: “满族姓,清乾隆时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阿尔素纲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“禄叶哷”之别译,乃满八旗姓
读音:Pǎiyī【综】彝族姓。又称〔奥果摆依〕,属阿硕家支,云南华坪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Yīk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Xíng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白哈之妻为邢佳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