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毌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当即 “胡母”之误。盖母、毌,形近而讹,致有胡母、胡毌或胡毋诸姓。)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当即 “胡母”之误。盖母、毌,形近而讹,致有胡母、胡毌或胡毋诸姓。)
读音:Shěn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春秋时沈子逞奔楚,逞生嘉,嘉生二子尹丙、尹戍,尹戍为右司马,生诸梁于叶,其后有叶氏、尹氏、诸梁氏、邥氏,此与平舆之沈不同(18)。一说,与沈同,见《
读音:Gǔlē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【人】 骨勒茂才,西夏时人,著有《番汉合时掌中珠》一书(240)。
读音:Xībá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魏书》 注云: “北魏姓。北魏有悉跋堆。”
读音:Niǔhè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五代史》 收载。“五代时有纽赫·美陵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Kē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极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 (此姓)。”
读音:bì xī【综】 唐时突厥郁射施大酋有苾悉姓,见《唐书·突厥传》(60,62)。后改为苾氏(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·突厥传》 云: “郁射施大酋有苾悉姓。
读音:Yīngtúlǐ【综】 新疆锡伯族姓,汉姓为英(433)。
读音:Jiē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
读音:kě zhū hún出自代北,又居怀朔,随魏南迁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▲〈北齐〉可朱浑元,天保初封扶风郡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