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ū

舒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周代有舒国,为楚所灭,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,称舒姓。二是源于己姓,以邑名为姓。春秋时莒国有寿舒一地,莒国被齐灭亡后,居于寿舒的国民有的以舒为姓,相沿至今。三是源自其他民族改姓。

早期舒姓很长的时间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,后舒姓逐渐播迁于今湖南、湖北一带。秦汉时,舒姓有迁居长安者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舒姓避居江南者渐多,与原居于南方舒姓融合,成为南方大姓之一。两宋时期,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、安徽、江西等地。元时,今福建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舒姓人定居。明初,山西舒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清时,舒姓有远渡台湾,迁徙海外者。如今,舒姓尤以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湖北为多。

舒姓历史人物有舒邵,东汉末年名士。其兄伯膺的亲友被人所杀,舒邵为之复仇。后事发,舒氏兄弟争死,均免刑役,为人称颂。舒雅,宋代官吏、画家。南唐时举进士。善写文章,尤其擅长绘画,有《山海经图》。舒清,明成化进士。为官期间曾创立递减法,大大减轻百姓负担。为人刚正不阿,清正廉洁。深受百姓爱戴。舒庆春,字舍予,笔名老舍,现代小说家、戏剧家、杰出语言大师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北京文联主席等职。主要小说作品有《骆驼祥子》《四世同堂》,话剧《龙须沟》《茶馆》等。

舒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二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。黄帝之后任姓之裔有舒氏(5,11,60)。 ②周时舒国(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舒县故城),子爵,春秋时徐灭舒子国,子孙以国为氏(6,17,60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、舒舒觉罗氏、舒佳氏等后均改为舒氏(180,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 ④土家(387)、赫哲(1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巨鹿、京兆、庐江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6%。尤以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湖北等省多此姓,4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83%。【人】 舒邵,东汉陈留人,袁术时为阜陵长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固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澄海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广西之田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傣、侗、土家、傈僳、锡伯、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据《潜夫论》 注云: “系出任氏,黄帝后。” ②郑樵注云:“亦曰舒鸠氏,子爵,偃姓,皋陶之后也。舒子平,僖三年为徐所灭,其后复立。襄二十一年,舒鸠子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今庐州舒城,本旧名也,其地在楚徐之间,故为二国所灭。或言: 舒之种类多,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,故舒城西有龙舒;或曰: 舒有五名: 一曰舒、二曰群舒、三曰舒蓼、四曰舒庸、五曰舒鸠,望出钜鹿。” 其 《总论·别族》则云: “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,一曰舒、二曰群舒、三曰舒蓼、四曰舒庸、五曰舒鸠、六曰舒鲍。” ③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。舒穆禄氏、舒舒觉罗氏、舒佳氏改为单姓“”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④锡伯族之舒穆尔氏亦改为单姓 “”,盖取其首音谐以 “” 字而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
东汉有舒邵; 唐代有舒元舆; 清代有舒拉当; 当代有舒庆春,满族,系出舒穆禄氏,现代作家,笔名老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雜各阿衣

    读音:Zágè’āyī【综】彝族姓。属沙呷家支,四川甘洛腴田乡有此姓(132)。

  • 读音:huāng【源】 古有旷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系帝喾之子所封之国。后语讹为荒氏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【望】 庐江(17,418)。【布】 大陆南方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

  • 屠住

    读音:tú zhù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公子屠食采于住乡,因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15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英贤传》: 楚公子屠食采

  • 读音:Sháo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州名为姓氏,韶州,隋代设置,在今广东韶关市曲江区,为我国韶氏的发源地。二是以乐曲名为姓。传说上古舜乐官作了一首名叫《韶》的曲子,孔子闻《韶》乐,“三月

  • 读音:Hà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沆忽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閭丘

    读音:Lǘqiū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闾丘氏(17)。一说,齐大夫闾丘婴之后(3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国闾丘氏食邑于此,故以命氏,见《尚友录》(12,60)。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北漆

  • 覓諾

    读音:Mìnuò【源】 西夏吐蕃有觅诺族,以族为氏(31)。

  • 敏罕

    读音:Mǐnhǎn蒙古族姓氏。汉意乃数目之 “千”,或谐“千”音而改为单姓“钱”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。

  • 傅佳

    读音:Fù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辉发、福宁额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付佳(180)。 ②后改姓傅(180)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五达色之妻为傅佳氏(260

  • 姚李

    读音:yáo lǐ【综】 金时山西孟县有姚李安隆、姚李绍先、姚李安礼、姚李安仁四兄弟,皆举人(21,60)。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金有山西盂县姚李安降、姚李绍光等兄弟四人,皆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