苫
【源】 苫,亭名(故址在今江西星子境),以亭为氏(15,21,60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鲁大夫苫夷之后也。”“以名为氏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《左传》 有季氏家臣苫夷。苫氏当为其后。望出鲁郡。”)
宋代有苫穀 (谷),宣和进士。
【源】 苫,亭名(故址在今江西星子境),以亭为氏(15,21,60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鲁大夫苫夷之后也。”“以名为氏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《左传》 有季氏家臣苫夷。苫氏当为其后。望出鲁郡。”)
宋代有苫穀 (谷),宣和进士。
读音:Yù【音】 又音树(Shù),见何氏《姓苑》(7,26,80)。 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谕氏(8,17,62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南昌(21)。【人】谕瑮,汉时河曲人(21)。谕归,晋时曲
读音:X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吕后字娥姁,或吕氏之后有以姁为氏者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见《姓苑》。一云: 吕后字姁娥,或吕氏之后以姁为氏。”
读音:Bǔlù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英贤传》云: “晋惠帝时殿中中郎将补禄彪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引作“晋惠帝时有殿中中郎将补禄文”。与郑注不同。)
读音:Lí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道家有《老子邻氏经传》四篇,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老子姓李名耳,邻氏传其学(7)。【望】酒泉(17,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历史上罕
读音:Lāmǎqiūxiāng门巴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有载,为历史上父系氏族之姓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ǐ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源云: “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有此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Gǔfāng【源】春秋时鼓方叔之后有鼓方氏,见《世本》(3,4)。
读音:chú cóng小邾子后有鉏从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Bèiyábù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Yěxiā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新元史》 注云“即野僊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