莧
【源】楚国多以草名为氏,如莠氏、蒍氏、蓝氏之类(60,62)。 【人】苋禧,春秋时楚文王之臣(11,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楚国多以草名为氏, 如芈氏、 莠氏、 氏、 蓝氏之类。”苋,亦草名,或以为氏。
春秋时楚文王臣有苋。
【源】楚国多以草名为氏,如莠氏、蒍氏、蓝氏之类(60,62)。 【人】苋禧,春秋时楚文王之臣(11,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楚国多以草名为氏, 如芈氏、 莠氏、 氏、 蓝氏之类。”苋,亦草名,或以为氏。
春秋时楚文王臣有苋。
读音:è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虞之后裔遏父为周陶正(掌治陶之事官),支孙以王父字为氏(6,11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出自妫姓,虞遏父为周陶正,支孙以字为氏。”唐代有遏
读音:Ángrì门巴族姓。历史上父系氏族之姓,未详其他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。
读音:Kàngs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现代无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春秋时有亢桑子,老子弟子。
读音:wǔ jiū少昊氏以五鸠为鸠民之官,其后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源》)
读音:G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东万宁有此姓。
读音:Chētè'ěr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笔贴式德山之妻为车特尔氏(260)。
读音:Mát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“宋有麻图·华罗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à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宁古塔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宁古塔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读音:Wēi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,舜将三苗族人迁徙到三危山(甘肃省敦煌东)一带居住,后裔遂以地名为姓。二是出自黄氏改姓。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,他改姓危后,其后人亦称危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