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
【源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汉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4、68、26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北京、安徽阜阳、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武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汉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4、68、26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北京、安徽阜阳、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武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iào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自嬴姓。春秋时的秦穆公死后谥号为“缪”,因为古代“缪”、“穆”二字同音,所以秦缪公又常常写作秦穆公。他的庶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,称缪姓。
读音:Diāo刁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齐国大夫竖刁之后。二是由雕姓所改。周文王时,有同姓国雕国,其国人多姓雕,后更改为刁姓。三为貂姓所改,春秋时齐国有貂勃
读音:Làmé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居于剌门者,因以为氏(60)。【变】 一作勅门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初见於《姓苑》,其注引张澍之语云: “居於剌门者以
读音:Pó/Por,Pwo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62,80,86)。系自繁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䋣〕(75)、〔〕、〔〕(80)。
读音:Nàh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 合,金女真部落,亦作〔纳喝〕,部人居耶悔水(今辽宁开原东的叶赫河)等地(397,426)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哈塔氏(24)。亦
读音:Hūshéntǎyǐ’ér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
读音: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。一是以谥号为氏,源于子姓。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,姓子,名履,死后谥号为成汤。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,成为汤氏。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,出自子姓,因避祸
读音:Yìx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kě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阿伏干氏、可地干氏、可地延氏均改为可氏(7,60,62)。亦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【布】 山西和顺(15)、汾阳(27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东新
读音:Líng【源】 ①古有灵国(故城或在今山东滕县东40里之故灵丘城),子孙以国为氏。舜七友之一灵甫,乃其后也(17,60,76)。②系自姜姓。齐灵公之后,以谥为氏(8,17,60)。③系自子姓。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