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o

【音】 亦音禄(Lù)(60)。【源】 ①齐太公之后有角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齐顷公子角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卫国元君角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河南息县(302)、江苏启东(31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东川(380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、天津、河北唐山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角闳,东汉光武时据��洛,后降吴汉(15,21)。角岩,明时金乡人,宣德中利港(故址在今江苏江阴西50里)巡检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西之大同、新疆之塔城、湖南之益阳、广东之澄海、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路史》 云: “齐太公后有角氏。”此当出自妫姓之田氏。②又注:“角氏,角里先生之后。”(按:如真是这样,则此“”当音lù,或写作“”。③又,“或卫元君角之后。”此当以名为氏,系出姬姓。

《姓氏考略》:东汉时关中有角姓。《资暇录》:“角,音‘禄’,今多读‘觉’,误;改‘角里’为‘角里’,尤谬。”《池北偶谈》:山东有角姓。

一音jué,或音lù。姑兼收。

后汉有角闳,光武时据��洛,后降吴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竇里吉特

    读音:Dòulǐj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人】 窦里吉特罗邦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喀喇沁,顺治初从征陕西有功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

  • 烏凌阿

    读音: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辽代部落名,入金后以部为姓; 或为杨姓所改: “杨沃衍赐姓乌凌阿。”一作“乌陵阿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伊庫魯

    读音:Yīkùlǔ【源】 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诺罗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海明之妻为叶胡鲁氏(260),〔叶胡鲁〕似即伊库鲁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诺罗地方,乃满

  • 梅赫哩

    读音:Méih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那木都鲁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梅赫理〕(260)。②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增舒之妻为梅色里氏,镶蓝旗满洲护军六格之妻为梅赫勒氏,正白旗

  • 读音:Cóng【音】 从氏有Cóng、Cōng二音,且源出不同。参见从(Cōng)姓。【源】 汉将军从公之后(21,60)。【望】 东莞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

  • 密如

    读音:mì rú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秦后有密如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以地为氏。山东琅邪郡费县北有密如亭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①其引《路史》云:“秦后

  • 闊里吉思

    读音:Kuòlǐjísī【综】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可地

    读音:kě dì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延氏(6,12,21,27)。疑为可地延氏省字所改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延氏。

  • 读音:diāo【源】 春秋时齐人貂勃之后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2,15,17)。【望】 安平(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初见于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转引 《风俗通

  • 瑕丘

    读音:xiá qiū【源】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),因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 【人】瑕丘申阳,汉时项羽将(12,17)。瑕丘仲,一说汉时人,一说唐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