諤
【源】 ①即鄂氏,汉安平侯千秋,亦作谔千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西夏谔氏与卧氏、讹氏、额氏同宗(101)。【人】谔德中,夏时武节大夫(24,3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即鄂氏,汉鄂千秋,亦作谔千秋。”②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 “(西)夏武节大夫谔德中。”则此出自古代羌族之党项人。
【源】 ①即鄂氏,汉安平侯千秋,亦作谔千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西夏谔氏与卧氏、讹氏、额氏同宗(101)。【人】谔德中,夏时武节大夫(24,3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即鄂氏,汉鄂千秋,亦作谔千秋。”②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 “(西)夏武节大夫谔德中。”则此出自古代羌族之党项人。
读音:shēn tú【源】 ①申屠氏后随音改为申徒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60)。②申徒,春秋时楚官名,子孙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①申徒即司徒。汤时贤人申徒狄,亦作司徒狄(11)。②
读音:Tiánzhāng【源】 春秋时郑公族有田章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源于姬姓,出
读音:Gōngxǐ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Kùchéng【源】 原为苦成氏,方言音变为库成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60)。 【人】 库成述,晋右奉车都尉(7,21)。库成防,晋广平太守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
读音:wù【源】 ①北魏时改乐安王元鉴为兀氏(6,7,12,17)。②北周时环州(故治在今甘肃环县)羌族有如、兀二族,见《范文正集》(60)。以族为氏。【望】 乐安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
读音:zǔ周后有组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bó chéng【综】 一作柏成,《庄子》有伯成子高(7,9,11,17,60)。亦作〔伯城〕(6)。【人】 伯成咠渠,晋时隐士(6)。伯成延,汉时吾侯,封六代,见《汉书·功臣表》(6)。历史上
读音:Tá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诸暨(368)、江苏高淳(305)、上海(9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江川、湖南之益阳、山西之大同、陕西之韩城等地
读音:Guōluóluósī【综】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郭罗罗斯氏(259)。
读音:Shāmí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沙迷查干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