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Miǎnwǔzhì现行羌族姓氏。今四川之理县有分布。本房名,以为姓。未得其详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。
读音:xī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②傣族姓(164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(164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太原
读音:Nánjiā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德高之妻为南佳氏(260)。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亦有南佳氏(256)。
读音:Měilè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西夏有监军美勒·都辅,后为宋折可适所获。
读音:Gǔsīluó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吐蕃自达磨贊普被杀后,分裂为四,其一在南山,即亚陇觉阿王系,后入青海一带,宋时唃厮罗,即为此系。沈括 《梦溪笔谈》 云: “唃厮,华
读音:S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归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㴋河, 雁门太守。
读音:Lái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商之支孙食采于郲(即时来,故城在今河南郑州西北旧荥泽城),因以为氏。其后避难去邑为来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21,60)。《史记·殷本纪赞》亦云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
读音:gōng chē秦桓公子针,字伯车,后世别为公车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Guānsh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大夫刘康之子刘定公夏为官师,以官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 “镏康公之后有官师氏。”镏康公,即
读音:yí gǔ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之子夷鼓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60)。【人】 夷鼓德宜,春秋时秦大夫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