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豆盧

豆盧

读音:Dòulú

【源】 豆卢氏为北魏时白部鲜卑人姓(44)。拓跋部人称徒河鲜卑为白部(78)。其先本姓慕容氏,为前燕支庶。一说,燕主慕容廆之弟西平王运之孙右卫将军、北愍王慕容精降北魏,北人谓归义为豆卢,因赐以为氏(6,7,11,12,27)。据张澍考证,慕容精未曾降北魏,实为南燕慕容钟封北地王,降后秦,封归义侯。又谓归义为豆卢之意,疑亦未确(26)。一说,慕容精之子胜降北魏,封长乐郡守,赐姓豆卢氏。或云为避难所改(17,21,27,242)。【变】 北魏太和中曾改豆卢氏为卢氏,永徽元年又复姓为豆卢氏,见《旧唐书·豆卢钦望传》(70)。【望】 北地(418)。【人】 豆卢宁,昌黎徒河人,北周时柱国、楚国公,同州刺史(27)。豆卢宽,唐时礼部尚书、黄定公(242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本姓慕容,燕主廆弟西平王慕容运孙北地王精之后,入后魏。北人谓归义为 ‘豆卢’,道武因赐姓豆卢氏。”

北齐有豆卢宁,徒河人,柱国大将军; 唐代有豆卢宽,左卫大将军; 后唐有豆卢革,行台左丞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綽克托

    读音:Chuòkètuō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林官保之妻为绰克托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T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申句

    读音:shēn jù【综】 孔子命申句须等伐费人,费人败北,鲁人迫之,败之于姑蔑,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(21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 云: “孔子命申句须、

  • 读音:Zuó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或即��氏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称:“稓,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古有稓乡

  • 读音:Kě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,岢岚,在今山西境内。”

  • 取慮

    读音:Qiūlǘ【音】 亦音秋闾(Qiūlǘ)、陬闾(Zōulǘ)(60,62)。【源】 春秋时徐偃王之食邑取虑(故城在今江苏睢宁西南),因氏(6,7,12,60)。【布】 唐时临淮郡有此姓(6,7,

  • 把孫

    读音:Bǎsūn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把孙氏(259)。

  • 普堅

    读音:Pǔjiān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嘎义氏。源於博嘎尔部落,为父系氏族,后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永鋪擂

    读音:Yǒngpùléi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

  • 公尚

    读音:gōng shàng与“公上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收载。注云:“即公上氏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墨子·鲁问》: “子墨子游公尚,过於越。公尚说越王。越王大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