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ēng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酆侯之后,去邑为丰氏(8,17,62)。②郑穆公之子公子丰之后,以字为氏(11,12,60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丰佳氏之后改为丰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傈僳族以蜂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别饶时,汉姓为丰(148,149,150)。⑤彝族井母氏,汉姓为丰(333)。⑥蒙古族姓(344)。【望】松阳(17)、招阳(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丰施,郑大夫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龙口、昌乐、鱼台,内蒙古之乌海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苗族、拉祜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载: “高辛氏时有丰侯且”,当为丰氏之始。②郑樵注云: “ 《左传》郑穆公子丰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望出松阳。” (按: 穆公之子皆以王父字为氏,公子去疾字子良,其后为良氏。良霄、良止是也; 公子喜字子罕,其后为罕氏,罕虎、罕魋是也; 公子騑字子驷, 其后为驷氏, 驷带、 驷乞是也;公子偃字子游,其后为游氏,游吉、游眅是也。以至子孔、子国、子印、子然皆然。惟公子丰无字,其后为丰施、丰卷并以名为氏。) ③或为酆氏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系出姬姓,文王子封于酆,后去邑为氏。” ④系清代满族姓丰佳氏所改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春秋时鲁有丰点; 宋代有丰稷,徽宗时御史中丞; 明代有丰庆,河南布政使; 当代有丰子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Kè/Keh【综】源出不详,江西吉水曾有此姓,见《江西通志稿》(433)。

  • 读音:Xiá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彰化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,山西之阳泉、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,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

  • 读音:Suī【源】 黄帝庶子,姞姓之后,见《姓考》(60,62)。虽,姞姓之分,由声转为虽(8,63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河南洛宁(29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榆次及雁

  • 读音:Qiān【源】 见《字汇》(86)。西秦有谦氏(60,62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谦屯,西秦时凉州刺史,镇军大将军,

  • 哈納克

    读音:Hǎ'nà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哈尼克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锡喇塔拉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三㐾

    读音:Sānyuá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词典》亦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希姓录》云:“源于子姓。 ‘微子之后’。”查字书无“㐾”字, 疑乃“伉”字

  • 習勒

    读音:Xí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锡勒〕(24)。【人】习勒遵义,西夏殿前太尉(24,31,56)。

  • 令介

    读音:Lìngjiè【源】 西夏党项族姓(54,95,101)。【人】 令介讹遇,西夏米脂守将,宋元丰四年降宋(54,101)。

  • 穆罕默德

    读音:Mùhǎnmòdé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维吾尔族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幹三

    读音:Gànsān【综】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干三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