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陕西(92)、广西都安(28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宜丰,福建之清流,湖南之冷水江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陕西(92)、广西都安(28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宜丰,福建之清流,湖南之冷水江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áji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银匠满丕之妻为达佳氏(260)。
读音:Bóhéluó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Hà’ěrzhū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索住之妻为哈尔朱氏(260)。
读音:Sàbùchán【综】清镶蓝旗蒙古马甲薄罗特之妻为萨布禅氏(260)。
读音:dōng lóu夏禹后东楼公封于杞,因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东楼,姒氏,少康之后,支孙封为东楼公,因为东楼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Lùlú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甘肃伏羌县(故城在今甘肃甘谷)有鹿卢山,或以地为氏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11,12,16,17)。当以检察得姓(60,62)。【变】 汉时检明避仇改为简(15,63)。【望】 句章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武胜
读音:C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。围场等地公安局提供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iēnu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望】 彭城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托诺〕(24)。
读音:Bǐxià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崩如部落。本父系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