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ē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臣车区占星气,见《世本》(11,60)。此乃车姓之始。②系自妫姓。舜后田氏之裔,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,时人谓之车丞相,子孙因氏,见《姓考》(9,12,17,60)。③系自嬴姓。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④河南车氏,源自鲜卑人。北魏时改车焜氏、车非氏为车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1,12,17,60,70)。⑤西域车氏,本车师国胡人,以国为氏,见《魏书》(70,242)。⑥明时邳州指挥使车言,本姓信,洪武中有军功,赐姓车,见《圣君初政记》(24)。⑦鄂伦春族特禾格氏汉姓为车(191)。⑧清时高丽人姓,世居平阳(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⑨满、蒙古(344)、回(380)、白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鲁国、南平、淮南、河南、京兆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四川、山东、甘肃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车姓人口55%。【人】 车顺,车千秋之子,官至云中太守,汉宣帝时任虎牙将军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亦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江西之金溪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,南江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蒙、鲜、侗、傈僳、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世本》 云: “黄帝臣车区,占星气。”此乃车姓之始。②郑樵注云: “尺遮切。妫姓。”则此当为舜之后。为田氏所改。汉武帝时,丞相田千秋,以年老,诏乘小车出入省中,时号 “车丞相”,子孙因氏焉。见 《汉书·车千秋传》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曰: “秦公族子车仲行之后为车氏。”则此乃子车氏所改,系出嬴姓。④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后魏车裩氏、车非氏均改为车氏。” 裩,或作“焜”。⑤清代高丽族姓氏。世居平阳地方,《清通志·氏略》收载。⑥鄂伦春族之车姓,疑乃车车依尔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车而为单姓。

汉代有车忠; 三国吴有车浚,会稽太守; 晋代有车胤; 唐代有车道政,开元时画家; 宋代有车安行;明代有车大任; 清代有车无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東關

    读音:Dōngguān【源】 东关,春秋时晋之门名,其先守关大夫,以地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)。【人】东关嬖五,春秋时晋人(7,12)。东关义,汉时将军,封北亭侯(7,9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
  • 读音:Zè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。此姓系上杭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扎哈菛沁

    读音:Zháhāsūqì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鲁特(一作兀鲁特)(2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扎哈苏亲〕(260)。

  • 敷辰

    读音:Fūché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敷臣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士吉

    读音:shì jí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士蒍之子士吉之后为士吉氏,见《世本》(6,12,17,60)。【人】 士吉射,春秋时晋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

  • 斡羅

    读音:Wòluó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史》、《新元史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斡罗陈、斡罗思密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牛鄂托

    读音:Niú’ètuō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拉格之妻为牛鄂托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í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籍偃之后有藉氏(62)。即籍氏(21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山西代县(335)、吉林吉林、江苏新沂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藉琰,春秋时

  • 伯勒克

    读音:Bólèkè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伯勒克·察尔。” 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én陈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。一, 源自国名。帝舜的后代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(今河南东部和安徽部分地区), 并将其女嫁给他, 伺奉舜祠, 其后人以国名为姓。二,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例如, 北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