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hán【源】 ①颛帝之后有邯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古有邯国,以国为氏(15,21)。一说,古有邯会国(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);一说,古有邯平国(即邯郸,故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南10里),在
读音:běi máo与“北旄”同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北髦氏,子姓。”一作北旄,亦作北殷。
读音:ān chí代北姓,后改为安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安迟氏,改为迟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Àimàití现行维吾尔族姓氏。今北京、新疆之乌鲁木齐等地多有分布,常见於报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úhél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Róngzhōng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明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容中短竹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Kèěrdé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喇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蒙护军拉思巴之妻为科尔得氏,正红旗蒙古闲散巴图礼之妻
读音:Láixiān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中有来纤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复姓。”未详其源
读音:Jīnwú【综】 汉时有广陵人金吾扈,见《汉书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金吾,乃是两端
读音:Yětó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注云: “唐宇文士及之先姓野头氏,后改赐宇文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