鄐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雍子奔晋,封于鄐(故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北),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畜(12,15)、傗(19)。【望】 巨鹿、东海(7,17),天水(418)。【人】 鄐熙,汉时东海太守(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楚雍子奔晋。晋与之鄐,以为谋主,因以邑为氏。”望出东海。
汉有鄐熙,东海太守。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雍子奔晋,封于鄐(故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北),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畜(12,15)、傗(19)。【望】 巨鹿、东海(7,17),天水(418)。【人】 鄐熙,汉时东海太守(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楚雍子奔晋。晋与之鄐,以为谋主,因以邑为氏。”望出东海。
汉有鄐熙,东海太守。
读音:Jù【源】 邭系地名,见《说文》(80),或以地为氏。【布】 山西洪洞有此姓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今山西襄垣有此姓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Càiwáng【综】源出不详,或系蔡、王两单姓所合成。今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Zhè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沈阳、兴京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又,早期八旗中之郑姓汉人,曾加佳字为满洲姓(181)。【变】后改为郑氏(180,181)。【人】清正
读音:Kuí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曹玉林、鄂木尔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áo谯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。周召公姬奭之子盛封谯侯,子孙后代遂以地名为姓。二是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于曹,建立曹国,其支庶为大夫,食采于谯邑,其后人也以谯为氏。谯姓早期活
读音:Dádá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拜住,答答氏,元元统二年任南台御史(399)。
读音:Zhùqí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保皮之妻为住奇忒氏(260)。
读音:olā’ěr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兵常海之妻为敖拉尔氏(260)。
读音:jì【源】 周后有技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
读音:Līliànɡ【综】 当系李、梁两姓合成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4,68,2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