醜
【源】 ①当以谥为氏(60,62)。②或为丑门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“醜姓当以谥为氏”; ②“又,或为醜门氏所改。”
后汉有醜长。按: 古代丑、醜为二字、二姓。今醜简化为丑,故今之丑姓,或为醜姓所改。
【源】 ①当以谥为氏(60,62)。②或为丑门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“醜姓当以谥为氏”; ②“又,或为醜门氏所改。”
后汉有醜长。按: 古代丑、醜为二字、二姓。今醜简化为丑,故今之丑姓,或为醜姓所改。
读音:Wǔluó【源】 夏时有武罗国,其后氏焉,见《世本》(6,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夏时侯国之后”,以国为氏。
读音:niè【源】 本姓薛,避仇改为蘖氏,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櫱〕(7,9,62)。【望】 东莞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光山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
读音:jiāo【源】 ①浇(夏时寒促之子)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见《左传》。其后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,食邑于椒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),谓之椒举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
读音:Chì【音】 亦音棘(Jí)(7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当系勅勒国(即南北朝时高车敕勒族人所建政权)之后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敕(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
读音:Liǎn【源】 羌人姓,见《姓苑》(17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歛〕(15,17,418)。【望】 南安(17,418)。【人】 敛歧,东晋末后秦南安人,右部帅(241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
读音:Zhúyō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(8,11,17,60)。【人】烛庸之越,春秋时齐大夫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吴后有烛庸
读音:zhōng lěi刘向为汉中垒校尉,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 (按:中垒,原为官名,汉武帝平南越,内增七校,中垒为其中之一。)
读音:Mùrán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。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;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亦载。相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,属景颇支系,其汉姓为尚、杨。
读音:Huā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自华氏。古无花字,通作华。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,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。二是改姓,金代范用吉改花姓,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。唐代才有花姓人出现于史书记载。花姓发
读音:Pǔd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普达·失理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