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ǎi

【源】 ①系自纪姓。黄帝之子夷鼓始封于采,为左人,其后有采氏,见《姓考》(6,12,17,60)。 ②系自任姓,见《潜夫论》(1,17)。③北魏献帝次弟侯氏,后改为采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,62)。【望】 北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采皓,汉时度辽将军(6,15,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乐亭、山东之平邑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吴川、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黄帝封其子於右北平采亭,因氏焉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考》 曰: “黄帝子夷鼓始封於采,为左人,有采氏。”亦可参考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后魏献帝次弟俣氏,后改为采氏。”

汉代有采皓,度辽将军; 明代有采凤翔,卫指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樂尹

    读音:Yuèyǐn【源】 楚昭王以钟建为乐尹,后因氏(6,12,15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职官名,郑樵称: “楚昭王以鐘(钟)建为乐尹。”后以官为氏。

  • 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【变】一作〔樕〕(60)。【望】晋陵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其注云: “望出晋陵。”未详其源。又,《中文大字

  • 读音:Péng【音】 音朋,又音裴(Péi)(17)。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变】 亦作傰(17),��(15),〔茤〕(19,21)。【人】 倗宗,汉时南

  • 读音:fēi即蜚氏,嬴姓。(见《潜夫论》)

  • 读音:Bì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五子高,封于毕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北),是为毕公高,其子毕万事晋,乃封于魏,居于毕者以毕为氏(7,9,12,17,60)。②系自任姓,见《世本》(3,11)。③北

  • 陵終

    读音:Língzhōng【综】 王莽曾祖翁孺与东平陵终氏有怨,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76,91)。历史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汉代东平有陵终氏。郑樵注云:“王莽曾祖翁孺,与东平陵终氏

  • 陰康

    读音:Yīnkāng【源】 以古帝号为氏(9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阴氏” 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阴康氏之后。周有阴不佞,阴里人。”陰(阴),或作霒、霒。

  • 佹諸

    读音:Guǐzhū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姓觿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诡诸氏。”

  • 可黎

    读音:Kělí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唐代有可黎·可足。

  • 读音:Rán古代氐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东夷传·注》 云: “氐人有王,所从来久矣。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,排其种人,分窜山谷间, 或在福禄, 或在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