閭邱
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郑樵注云: “志籍不言所出。然邾国有闾邱。杜预云: ‘高平南阳县北有显闾亭,本邾地,为齐所并,往往闾邱氏食邑於此,故以命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或省言而为邱氏。或为“闾丘”。
宋代有闾邱·昕,吏部侍郎,谥“清简”; 明代有闾邱·玉,瑞州推官。
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郑樵注云: “志籍不言所出。然邾国有闾邱。杜预云: ‘高平南阳县北有显闾亭,本邾地,为齐所并,往往闾邱氏食邑於此,故以命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或省言而为邱氏。或为“闾丘”。
宋代有闾邱·昕,吏部侍郎,谥“清简”; 明代有闾邱·玉,瑞州推官。
读音:Zhè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ān西秦有谦屯,宋有谦开善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Zūnlú【源】 古帝太昊时诸侯,见《三皇纪》。后有尊卢氏(6,12,15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古太昊时诸侯。”以名为氏。
读音:Bǔsà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收载; 未详其他。
读音:Bóshī【综】 彝族姓。世居四川大凉山地区(208)。
读音:Hùlútí【源】 唐德宗时,吐蕃乞立赞立为赞普,姓户卢提氏(7,60,62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唐书·吐蕃传》载: “德宗即位,遣使韦伦归蕃俘,是时乞立
读音:zī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公族支庶分居于戴(故城在今河南考成东南5里)者,后有菑氏(8,17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子捷菑之后(17)。③菑,春秋时齐邑,当居者以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
读音:sù【源】 ①炎帝时诸侯夙沙氏之后(6,7,12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季孙夙之后(17,21,60)。③春秋时晋国荀氏食采于夙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一说,为春秋时晋国逝遨之后,见《路史》
读音:zé【音】 又音昨(Zuó)(91)。【源】 ①江苏太湖西南有笮岭山,居其侧者以为氏(60)。②亦见《姓苑》(7)。蜀有笮夷,或笮夷之后入中国者以部号为氏(60。62)。【变】 亦作迮(60)、
读音:Guōbèiěr少数民族姓氏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满族姓,清嘉庆时内大臣阿那保,姓此氏。”②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