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魯温
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【变】 ①元时杭州路治中道吾,阿鲁温氏,孙浦博,占籍嘉兴魏塘,明初累官起居注,因其名定“浦”为姓(399)。 ②咬童,阿鲁威氏,元时由中书舍人出为济南路治中,至顺中改漕运副万户(399)。〔阿鲁威〕似即阿鲁温之异译。【人】 彻里帖木儿,阿鲁温氏,元天历中累官中书右丞,后至元年中拜中书平章(57,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至元初,中书平章政事彻里贴木儿,姓此氏。” 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【变】 ①元时杭州路治中道吾,阿鲁温氏,孙浦博,占籍嘉兴魏塘,明初累官起居注,因其名定“浦”为姓(399)。 ②咬童,阿鲁威氏,元时由中书舍人出为济南路治中,至顺中改漕运副万户(399)。〔阿鲁威〕似即阿鲁温之异译。【人】 彻里帖木儿,阿鲁温氏,元天历中累官中书右丞,后至元年中拜中书平章(57,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至元初,中书平章政事彻里贴木儿,姓此氏。” 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读音:Qī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【人】 顷宪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,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南之益阳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
读音:Cá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林县有此姓(34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介休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éguǒluó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有和果罗氏(259)。
读音:Kānzū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ěnjiā【综】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逊嫔为沈佳氏(72)。
读音:Yǎbǔ【综】 纳西族姓。世居云南宁蒗开坪乡(151)。
读音:xián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dū wèi【源】以官为氏(60,62)。 【人】都尉墨,秦时人,见《华阳国志》(60,62)。都尉朝,东汉时人,见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(11,17,21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Bǐsè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勿雷家支(375)。
读音:Āěrdān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,汉姓有金、阿、安、德等,其下有德力根莫昆(189)。现行达斡尔族姓氏。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又作“阿勒丹”。后或改为单姓阿、安、金。阿、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