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īng

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青阳氏之后,以号为氏,后有青氏,见《姓源》(7,12,15,17)。 ②春秋时齐太公之裔,齐大夫食采于青丘(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北),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和《路史》(60)。 ③汉时数学家青乌子之后,改单姓为青氏(60)。 ④西夏时人姓(60)。 ⑤蒙古族姓。【望】 高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青,战国时赵襄子之参乘,豫让之友(11,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湖北之武昌、利川,湖南之芷江,四川之长寿、南江、合江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即青阳氏之后,亦为青氏。” 此 “以名为氏”。黄帝子少昊号青阳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“齐太公后有青氏。”史称“齐太公” 者有二: 一指姜子牙,齐之始封君; 一指田和,虞舜之裔,妫姓,代姜氏而君齐,故亦称“齐太公”。《姓氏词典》 以为“源于妫姓。战国齐太公后有青氏。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 “亦或青乌子之后。” 《神仙传》 有青乌公,为彭祖之徒,青乌子当即其后。④又注: “西夏亦有青氏。”西夏,党项人所建政权,古羌族。故此之青氏,当出自羌族党项人。⑤西南少数民族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魏志·注》云: “《西戎传》 曰: 氐人有王,所从来久矣。自汉开益州、置武都郡,排其种人,分窜山谷间, 或在福禄, 或在陇左右。其种非一, 称槃瓠之后。或号青氐,或号白氐,或号蚺氐。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,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。”

宋代有青宜; 明代有青文胜,夔州人,洪武时龙阳典史; 又有青麟,景泰举人; 又有青大、青若水,卫指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孤

    读音:xuē gū【源】代北人姓。薛孤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45,60,62)。 【变】一作萨孤(60,62)。 【人】薛孤延,北齐时代北人,官都督加征虏将军,永固县侯。后隶高欢为都督,累官至肆州刺史加

  • 读音:máng【源】 ①相传为少昊(即金天氏)之裔句芒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伏羲之臣有芒氏,初作罗,见《世本》(11,60)。③春秋时齐敬仲(即田敬仲)之后有芒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)。【望】

  • 读音:Yè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古有邺国(故城在今河南临漳西40里)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春秋时为齐邑,后因以为氏。【望】 魏郡(418),荥阳、武陵(7,17,62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浙

  • 你惹

    读音:Nìrě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木簡

    读音:Mùjiǎn【综】 非汉族姓。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或作“沐简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沐蘭 (兰)”而引 《姓苑》云: “‘今任城人有此姓。’

  • 特勒

    读音:tè lè【源】 唐时突厥酋长称特勒,见《旧唐书》,盖以官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旧唐书》 注云: “突厥酋长为特勒。盖以官为氏。”隋代有特勒·甸

  • 读音:tán【源】 少昊之后,封国于郯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),春秋时郯子曾朝鲁。其后国亡,子孙以国为氏(7,9,12,17,60)。又,少昊氏姬姓,见《帝王世纪》;或云纪姓,见《路史》;或云己姓,见

  • 读音:píng【源】 河南郡有瓶丘聚,见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。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【变】 亦作〔缾〕(7,9,17,21,60)。【望】 北海(17,418)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75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荠,荠菜,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嫩时可吃,全草可入药。或当以此为姓。)

  • 巴哩勒呼

    读音:Bālīlèhū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译作: “八鲁刺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