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īn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“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,以为氏。”此当以世职为姓。② “韩不信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字为氏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狄

    读音:bái dí【源】 狄之别种,故西河郡有白狄部,见杜预《左传》注(12,60)。当以部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白狄国(故城在今陕西延安、山西临汾一带)之后,见《左传》(6,7)。【人】 白狄先生,冯翊

  • 烏蛐

    读音:Wūq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jiāo【源】 ①浇(夏时寒促之子)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见《左传》。其后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,食邑于椒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),谓之椒举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

  • 读音:Lí【源】 菞,地名,以地为氏,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”未道其详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亦收。

  • 读音:Sì/Syh,Sz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及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河南方山、荥阳二县境内有汜水,或以水为氏,或系氾之讹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
  • 读音:gǒng【源】 ①周时有拱日之彝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。此为拱姓之始(17)。②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江西临川(62)、广丰(328)、铅山(62)、河南郑县、江苏江浦(62)、台

  • 读音:juà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周敬王之子封于鄄(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)。为鄄氏(60,62)。【望】 曲沃(261)。【人】 鄄子士,春秋时卫大夫(7,11,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

  • 普六茹

    读音:pǔ liù rú【源】 代北三字姓,即普陋茹氏(17,60,70)。西魏恭帝赐姓弘农人杨忠为普六茹氏,见《周书》。周文帝赐弘农人杨尚希为普六茹氏,见《北史》(6,9,11,12,60)。【变】

  • 朶石

    读音:Duǒshí景颇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后或改单姓“石”,盖取“朵石”末音谐“石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Lí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璘鹤,明无锡人,进士,见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(19,2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