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iàng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项,周时侯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东北之槐坊店),春秋时为齐桓公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一说,古诸侯项国,系姞姓子爵国,其地在汝阴项县(故城亦为河南项城东北),鲁釐(亦作僖)公灭项,取其地。楚考烈王灭鲁,封其将于项。项国之后因以为氏(7,17,87)。②唐时羌人有此姓(242)。③傣(164)、苗(205)、土家(387)、满、蒙古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①汉初赐项伯等姓刘(6,12)。②北周武帝赐项亶姓辛(6,12,21)。【望】辽西(17,21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湖南、浙江、湖北、贵州等省多此姓。4省项姓约占全国汉族项姓人口74%。【人】项橐,春秋时人,七岁为孔子师(11,17,21)。项羽,名籍,秦末下相人,自立为西楚霸王,后为刘邦击败,自杀(84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山西之太原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江西之金溪、广西之田林、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、彝、壮、鲜、蒙、回、水、锡伯、仡佬、阿昌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或言姬姓之国,故城在陈州项城县东北一里。为齐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②又注:“汉赐姓刘氏; 周赐姓辛氏。望出辽西。” ③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项,周代国名,姞姓,子爵。”如此,则以国为氏,系出姞姓。④阿昌族之项姓,分布于云南之陇川,由 “喇扛”所改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有载,未道其详。

春秋时项橐,八岁而孔子师之; 战国时楚有项燕,为将,生梁,梁兄子籍,号霸王; 唐代有项容;明代有项元汴; 清代有项圣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ú【综】 又音Fèi,见王圻《续文献通考·分韵姓氏》(19,21)。一说,即��氏(7,2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á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 【变】亦作玩(9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苑》 注云:“系玩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rǎo绕氏,秦大夫绕朝之后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lǎng【源】 ①朗州,隋、唐时均置此州,故治在今湖南常德,以州名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1,21,24)。②或为郎氏所改(60,62)。③清满洲正红旗中有朗姓(259)。今满族姓(

  • 德都爾

    读音:Dédūěr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德敦、德笃勒、德杜尔甘,后或改为单姓“德”、“杜”。“德”取“德都尔”之首音谐“德”而为姓; “杜”

  • 大利稽

    读音:dà lì jì【源】 ①代北三字姓(21)。②北周时宇文氏赐怀宁郡公大将军蔡祐姓大利稽氏(7,12,17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大利稽氏为邰氏(12,21,44,60)。一说北魏孝文帝改代

  • 石穆魯

    读音:Shímùlú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浑春(23,63,180,260)。

  • 扎章塔

    读音:Zházhāngtǎ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特克兴额之妻为扎章塔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Léi【源】 黄帝次妃方儽(即方雷)氏之后有靁氏、儽氏、累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古之靁字与今之雷字为同一字(62),故同雷(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(

  • 巴利厄兹

    读音:Bālì′èzī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百宛人有此姓,本家宅之名 (或称作房名),家人或以之代姓。其姓名构成顺序为: 名,姓。例如: 贵·巴利厄兹,“贵“为名,“巴利厄兹” 即房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