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áo

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(今河北饶阳),其后世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。战国时期,齐国有大夫封于饶(今山东青州)。其子孙遂以封地为姓氏,称为饶姓。

饶姓发源于今河北地区。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逐渐向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南迁。如今,饶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北、江西等省为多。

饶姓历史人物有饶珂,汉朝人,官拜鲁阴太守,为政期间勤政爱民,深得民心。饶节,南宋诗僧。曾跟随三司使曾布做事,因变法中与曾布意见不合,遂剃发为僧,更名如璧。曾作偈语:“间携经卷倚松立,试问客从何处来?”便号“倚松道人”,著有《倚松老人集》。陆游称他为“当时诗僧第一”。饶干,南宋书院山长。淳熙年间进士,官长沙知县。其间恰逢朱熹在长沙任太守,他便抓紧办理公事,一有时间就去听朱熹讲学。饶鲁,饶州余干(今江西万年)人。游学豫章、东湖书院,回到家乡,建朋来馆,广聚学者,互相切磋。又建石洞书院,聚徒讲学,门徒众多。受诸道部使之聘,历主白鹿洞、建安、东湖诸书院。著有《五经讲义》《语孟纪闻》《西铭图》等。

饶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八十三位。


战国时齐大夫食采于饶者,子孙以邑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
系出妫姓,商均支子封于饶,后以国为氏。(见《百家姓考略》)

悼襄王六年,封长安君以饶。(见《史记·赵世家》)

汉有饶斌,为渔阳太守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》)

▲<五代吴越>饶景,淄水人。<宋>饶子仪,临川人,名儒。<明>饶钦,祁门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ù【音】 亦音Cù(76)。【源】 白族姓。其先为滇东爨氏之裔,而后讹曰寸(319)。云南浪穹(今云南洱源)夷人有寸姓(60,62)。明云南鹤庆府土百夫长寸姓,亦系白族(253)。【布】 云南

  • 读音:hǔ【源】 ①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伯虎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7,60)。②云南傈僳族以虎为图腾的氏族,称牢饶时,汉姓为虎、和等(148,149,150)。③云南金平芒人温林氏,汉姓

  • 读音:Hū【源】 沛人有雽氏,见《姓苑》(12,15,62,86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音 ‘呼’。《姓苑》 云: ‘沛人’。” (按: 疑与虖姓同源。)

  • 公戶

    读音:Gōnghù【源】 即公扈氏(17,60)。春秋时鲁有公户氏,见《汉书·儒林传》(9,60)。【人】 公户满意,西汉时礼官大夫(7)。

  • 精奇里

    读音:Jīngqílǐ达斡尔族姓氏。汉意为黄色,或以名水,有精奇里江,居此者又以水名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精奇力、精奇勒、精克勒、金克力等,后或取其首

  • 读音:Mó/Mwo【综】 《穆天子传》:封膜昼〔昼〕于河水之阳。郭注,膜昼人名。按当是姓膜名昼,封者赐以爵邑也。张彦远《名画记》云:郭璞《穆天子传》姓封名膜画。断云,封膜作画,皆以封为姓。以昼〔昼〕为

  • 读音:Lún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桓公之臣轮扁之后(15,21,60)。②故登封县西南有轮氏城,汉时置轮氏县,后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

  • 阿革

    读音:A-gé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涅阿革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Nián/N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南投、云林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姜林

    读音:Jiānglín【综】 台湾台南、嘉义、高雄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,原籍福建龙溪(236)。由姜、林两姓所合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