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诗词古文>和凝生平

和凝生平介绍

和凝(898-955年),五代时文学家、法医学家。字成绩。郓州须昌(今山东东平)人。幼时颖敏好学,十七岁举明经,梁贞明二年(916)十九岁登进士第。好文学,长于短歌艳曲。梁贞明二年(916)进士。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,工部侍郎。后晋天福五年(940)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入后汉,封鲁国公。后周时,赠侍中。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、辨雪冤枉等事,著为《疑狱集》两卷(951年)。子和(山蒙)又增订两卷,合成四卷。>>查看和凝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(914),明经及第。二年后,再登进士第。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,便聘他为府中从事。和凝在郓州府中从事时,正赶上后梁末帝贞明四年(918)胡柳陂(今山东濮县西南)一战,和凝所在部贺瑰也加入了战斗序列。后梁军受到前后两面夹击后随即大溃。贺瑰在护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逃跑,晋军在后面追赶,就在快要逃到濮州(今山东鄄城)时,跟随贺瑰的士兵全都跑光了,只剩下和凝一人紧跟不舍,后竟射中敌兵救了贺瑰一命。贺瑰逝世后,和凝不负贺瑰重托,带着贺瑰的女儿,在此后的几年里又历任邓(今河南邓州市)、洋(今陕西洋县)二府从事。

  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四月,晋王李存勖即皇帝宝位。约在同光二年(924)春,和凝进入后唐宫中。大概在唐庄宗四年(926)和凝入为翰林学士。一日编撰诗集,将旧作录于诗卷上时,想起咸通“戕婢”旧事,百感交集,遂写《思录旧诗于卷上,凄然有感,因成一章》。

为官生涯

  天成三年(928)和凝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、刑部员外郎。与儿子一起编撰《疑狱集》。书中收集了许多情节复杂、争讼难决最终获得了正确处理的案例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学著作,对古今相关人员办案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,并为宋慈著《洗冤集录》创造了条件。此后,和凝又被转主客郎中兼权知贡举,春闱开科取士放榜时,一反其他人以往“设棘于门及闭院门,以防下第不逞者。”的做法,遂使得“彻棘启门,是日寂无喧者”。即由于她所主持的科举考试,公开、公正、公平,所以,没有一个人在贡院门前闹事。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“得人”,即称当时所录才名之士都是德才兼备的人。在此年所录进士中,和凝最看中了一个名叫范质的人,认为他有宰相之才,将来一定会继承自己而当宰相。后人称之为“传衣钵”。

  后晋初(天福二年)和凝以翰林学士、工部侍郎和凝为礼部侍郎,依前充职,六月份又晋升礼部侍郎和凝改端明殿学士。十二月,和凝又被改任尚书户部侍郎,照常为朝中做一些案头之事。

  天福六年(941)九月,和凝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和凝不负众望,巧平安从进谋反。《旧五代史·和凝传》记曰:“安从进‘以至于败,由凝之力也。’”

诗词目录

  《疑狱集》包括许多法医知识,在平反冤狱中有一定作用,为宋慈著《洗冤集录》创造了条件。

  和凝著作甚多,有《演纶》、《游艺》、《孝悌》、《疑狱》、《香奁》、《籯金》等集,今多不传。现存有《宫词》百首等。作品流传和影响颇广,故契丹称他为“曲子相公”。但他“悔其少作”,多加销毁(《北梦琐言》)。现存词20余首,大都以华艳辞藻写男女情事,如《江城子》5首等。《花间集》录和凝词20首,《全唐诗》录24首。近人刘毓盘辑得29首,编为《红叶稿》1卷,有北京大学排印本。事迹见新、旧《五代史》本传。

  另有人考证和凝,韦庄,鱼玄机同为一人。此观点争议颇多,待考。

藏书故实

喜为文,长于短歌艳曲,有文集百余卷,自为刊刻,五代私人刻书数毋昭裔和他为著名。他的刻书早于毋昭裔数年。刊刻有自著文集、《颜氏家训》等。史载“自篆于版,模印数百帙,分惠别人”。和冯道关系密切,交谊深厚。据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记载,他在秀州任职时,曾见到和凝后裔和惇家藏图籍甚多,和惇称“皆鲁公旧物,末有印记甚完”。藏书均钤有藏书印,惜没有记载,藏书数量亦不详。有《宫词》百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支遁

    支遁(314-366),字道林,世称支公,也称林公,别称支硎,本姓关。陈留(今河南开封市)人,或说河东林虑(今河南林县)人。东晋高僧、佛学家、文学家。他初隐余杭山,25岁出家,曾居支硎山,后于剡县(今浙江省嵊县)沃洲小岭立寺行道,僧众百余。晋哀帝时应诏进京,居东安寺讲道,三年后回剡而卒。他精通佛理,有诗文传世。据文献记载,《神骏图》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。 

  • 张亢

    东晋安平人,字季阳。张载弟。善属诗文,才藻不及其兄张载、张协,而并称“三张”。妙解音乐伎术。东晋初过江,拜散骑侍郎,迁散骑常侍,领著作。

  • 张衮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后梁开平初,仕梁为中书舍人。三年(909),奉敕与太常卿李燕、御史司宪萧顷等人共删定律令格式。末帝贞明时,历御史司宪,奉诏与李琪、郤殷象、冯锡嘉等人修撰《太祖实录》30卷,今不传。事迹散见于《旧五代史》卷三、卷九,《资治通鉴》卷二六二,《五代会要》卷九。《全唐诗》存诗6首。

  • 杨修

    唐同州冯翊人。杨发子。宣宗大中元年进士。官终殿中侍御史。有俊才,尤能为歌诗。发兄弟四人,乘与诸群从皆以文学登高第,时号“修行杨家”。

  • 张元干

    张元干(1091年—约1161年),字仲宗,号芦川居士、真隐山人,晚年自称芦川老隐。芦川永福人(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)。历任太学上舍生、陈留县丞。金兵围汴,秦桧当国时,入李纲麾下,坚决抗金,力谏死守。曾赋《贺新郎》词赠李纲,后秦桧闻此事,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。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,客死他乡,卒年约七十,归葬闽之螺山。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“词坛双璧”。

  • 郑性之

    (1172—1255)福州人,初名自诚,字信之,一字行之,号毅斋。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第一。历知赣州、隆兴、建宁府。理宗端平元年,召为吏部侍郎,奏请开言路,肃朝纲。嘉熙元年,累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,建请冲要之处增守备。后加观文殿学士致仕。卒谥文定。

  • 聂古柏

    元人。官吏部侍郎。武宗至大四年尝与礼部尚书乃马歹等奉使安南。工诗。有《侍郎集》。

  • 顾梦游

    顾梦游(1599~1660)明末清初诗人。字与治,江宁(今江苏南江)人,一说吴江(今江苏苏州)人,明副使顾英玉曾孙。崇祯十五年岁贡生。平生任侠好义,喜交结四方名士贤豪,入清以遗民终老。

  • 钟万芳

    钟万芳,清远人。于田子,万春弟。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(一六〇九)贡生。事见民国《清远县志》卷六。

  • 胡缘

    女。字香轮,号碧窗,浙江平湖人。昌基女,许景钟妻。工六法,气韵娟秀。卒年二十四。有琴韵楼诗。《续榫李诗系》、《两浙韬轩续录》、《清画家诗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