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诗词古文>郑獬生平

郑獬生平介绍

郑獬(1022——1072)字毅夫,号云谷,虔化人,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,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,便寄居于此。商籍人安陆,详载宁都州志,少负售才词章豪伟,宋皇祐壬辰科举人,癸巳状元及第,初试国子监谢启曰,李广才气自谓无双。>>查看郑獬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杜牧文章止得第五,胜章敏公,当与公扬绘同试,自拟必魁天下,与二人约日不念,当罚,及崇政殿御试,国邱象天赋,取公居首。扬次之,胜居三。公戏责所约,胜答曰一人解一人会,予安得不居三乎。临试前一日上以百卷,焚香祝天,愿得忠孝状元,及唱名乃郑也。谢启曰,有何以副上心,忠孝之求等语。是也。公微时梦至一处,有小池,方洞数尺。甃以玉,公浴之。视臂生白鳞。水影头已角出,有史云,此玉龙池也。古登第诗云。一声霹雳从地起,到头自是白头翁。官为翰林学士,熙宁二年己酉罢公,吕诲上疏言公无罪被出甚非。公议上出奏示执敬,王安石曰。獬出臣但怀不能尽理,论情暴,其罪状,使小人之有所怀,不意言者,乃更如此,公权开封。不肯行新法。又言青苗之害。不忍无罪之人,陷于害纲,复让青州剌史。乞龙,著有诗文,郧溪集列传载,首宋天圣三年乙丑生,宋熙宁八年乙卯殁。年五十一,时囊罄子幼,藁殡在寺几八年,籍同年周守滕君始克葬焉,后子宣义公,稍长母杨夫人历举大父,商游之故,以语曰尔父荣登大魁籍隶安陆。先世应墓具在虔化。尔父假命归来时,往虔南省。坟墓,屡欲拨宅,返里,奈家贫尔弱又久。而未果遗命谆匕。以忽忘所自嘱焉。宣义公闻之抚然曰,予少失怙予,不敢忘父命,其敢忘先人之旧业乎。遂不惜劳计费,爰返,会大父归并祖父葬虔化县西关蔚背岭,会大父十四郎公穴左。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重修。清嘉庆十五年庚午复修。妣张氏,宋天圣五年丁卯生,宋嘉祐五年庚子殁,年三十四,葬宁都会同里南庄花园圃仙人侧掌形亥巳向。继妣杨氏,宋明道二年癸酉生,宋绍圣元年甲戍殁,寿六十二,葬与张氏合穴,生子一、三郎。

  郑獬的爷爷郑建中从宁都去了安陆经商,并定居安陆;晚年领子郑五教从会同桃枝去了安陆,并考取进士;,郑五教和朱京娘在宁都桃枝期间生育了五个儿子,大儿郑弥中,二儿郑獬。郑獬幼、少、中年期一直跟随母亲在会同桃枝生活,并娶张氏为妻,后跟随母亲一并去了安陆,并在安陆再娶了继妻杨氏,宋皇祐五年(公元1053年)状元及第。郑獬得中状元后,还曾回到宁都一次,重修了爷爷郑十四郎的墓。

  郑獬为官正直,词作亦清新质朴,简练明快。郑獬善诗文,《宋史》称其“词章豪伟峭整,流辈莫敢望”。所著《郧溪集》三十卷,《觥记注》、《幻云居诗稿》各一卷并行于世。

  与僧文莹是好友,现湖北省安陆市白兆山白云泉留存较完整的摩崖题刻有三处,其中宋熙宁戊申(公元1068年)一处为最早,有“郑獬,张侵、僧文莹同游。熙宁戊申九月六日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偓

    韩偓(公元842年~公元923年)。中国唐代诗人。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

  • 吴季子

    吴季子一般指季札。季札(前576年一前484年),姬姓,名札,又称公子札、延陵季子、延州来季子、季子,《汉书》中称为吴札,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,封于延陵(今丹阳一带),后又封州来,传为避王位“弃其室而耕”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。季札不仅品德高尚,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。广交当世贤士,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。葬于上湖(今江阴申港),传说碑铭“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”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。

  • 冯延登

    冯延登(1175年—1233年),字子骏,号横溪翁,吉州(今山西吉县)人。金章宗承安二年(1197年)中进士。贞祐二年(1213年),担任河中府判官、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。兴定五年(1221年),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,任太常博士。元光二年(1223年),管理登闻鼓院,兼任翰林修撰。在正大八年(1232年),与元议和时被监押,天兴元年(1232年)被释放,任祭酒,后又任吏、礼二部侍郎。天兴二年(1233年),汴梁被元军围困,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,投井自杀,卒年五十八岁。

  • 王子一

    王子一,名号,里居及生平均无考。元末明初杂剧作家。

  • 詹甘雨

    詹甘雨,字肃徵。东莞人。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(一五五○)贡生。官绍兴训导,擢海宁教谕。事见民国《东莞县志》卷四五。

  • 袁友信

    袁友信(一三五二——一四〇七),初名友仁,号云萝。东莞人。明太祖洪武三十年(一三九七)诏求贤才,以荐赴阙,被命往董七闽经界。事竣乞归。明成祖永乐十八年(一四二〇)被徵,卒于京师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七三有传。

  • 毛德琦

    毛德琦,生卒年月不详,号心斋,清代浙江鄞县人,康熙五十三年任星子知县。康熙认为星子是朱子讲学之地,非能人不可为此处县令。受职前康熙接见,见后认定“此人去得。”毛来星子后,“廉明有惠政,以兴废举坠自任”,修府学、县学,修书院,重修樵楼,治理蓼花池,修篡《庐山志》、《白鹿洞书院志》(书院志首入《四库全书》),政声大著,后升遵化知州。

  • 屠倬

    屠倬(1781—1828),清代官吏、诗人、篆刻家。字孟昭,号琴邬,晚号潜园老人,浙江诸暨紫岩乡六十都(今诸暨市店口镇琴隖村)人,寄居钱塘。一作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嘉庆十三年进士。知江苏仪征县,在任五年,除盐枭,清疑案,劝民纺织。道光元年(1821)擢为江西袁州府知府,不久改九江府,后因病辞归。工诗古文,诗与郭麔齐名。有《是程堂诗文集》。

  • 邹起凤

    邹起凤,字仪九,号桐淮。清无锡人。早工举业,刻苦自励。乾隆丁丑进士。性脱落,不喜为行政长官,请改就教职,历庐州、松江府教授,卒于官。著有《桐淮诗草》。

  • 朱缃

    (1670—1707)山东历城人,字子青,号橡村。朱宏祚子。康熙间入赀为候补主事。曾从王士禛学诗。有《橡村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