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诗词古文>释函可生平

释函可生平介绍

释函可(1611-1659),字祖心,号剩人,俗姓韩,名宗騋,广东博罗人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。明清之际著名诗僧。>>查看释函可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作为名门之后的函可,年轻时多才、好义、豪爽,原为江南名士,“倾动一时,海内名人以不获交而耻”。其父病逝北京后,家道零落,深感世事无常,遂发遁入空门之念。他29岁时忧世伤生,更经高人点拨,于是别母抛妻,赴江西庐山,拜空隐老人道独为师,皈依佛门,落发舟中,法名函可,字祖心,法号剩人,“剩人”的意思是希望躲避世俗世界。其后,在广州城东黄华塘创“不是庵”为静修之所,又名“黄华寺”。

  函可虽已出家,然家事国事常系于心。顺治二年(1645)春天,函可自广州来南京,刷印藏经。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,看到杀身成仁的明代遗臣,写下了传记体的《再变记》。顺治四年(1647年)九月,函可通过与其父有师生关系、当时已是清朝大员的洪承畴的帮助,取得了回广东的印牌。然而,当函可与他的四个徒弟出城的时候,他的《再变记》和所托带福王弘光帝的书稿被清兵截获。之后,他被押解到了北京受审。史上“文字狱”案,受牵连的人员无数,惟独函可案是清代“文字狱”案中“无人受牵连”的个案,足见函可的磊落与担当。顺治五年(1648年),清廷对他从轻发落,敕往沈阳“慈恩寺”,以示大开“慈恩”。函可被流放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对佛思过,可以说,他是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。

  流放生活是悲苦的,这些江南才子们在盛京城外的村子里,用握惯毛笔的手来开荒种地;女眷们则用习惯于描眉的手,在冰天雪地之中洗衣做饭。这种难以排遣的烦闷与生活的贫苦,往往使这些失去希望的流人匆匆过世。顺治七年(1650年)九月的一天,这些流人们在左懋泰的家里庆贺函可的生日,在冰天雪地里,共同的命运使这些江南人士忘记了身份的差异,以至于函可提出模仿江南才子结社的风气,自创诗社时,得到了积极响应,当时在场的僧3人,道2人,士16人,后来者8人等,共和诗32首。函可称诗社的名称为“冰天诗社”,这是东北历史上的第一家诗社。这些丧失了家国、丧失了故乡亲朋、丧失了自我身份的人们,有了诗境的土壤。

  函可极高的诗文和品行使他获得了百姓极大的崇敬。每当他讲法时,听者总是如云,无论是凶暴之徒,还是愚钝之辈都愿意聆听他的教诲,至于来请他排忧解难的更是络绎不绝。除了在慈恩寺外,他还相继在普济寺、金塔寺等七座古刹作过道场。后来,他被奉为辽沈地区佛教开山之祖,这在慈恩寺和千山都曾留有碑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文

    周文(?-前209),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。即周章,陈县人。战国末年,曾为项燕军视日,推算时辰吉凶。侍奉过春申君黄歇,自称懂得兵法。陈胜称王后,授予将军印,西向攻秦。 行军途中,不断征集士兵,至函谷关,已有兵车千辆,士兵数十万,不久进驻戏亭(今陕西临潼东)。秦派少府章邯率主力反扑。他孤军深入,缺乏战斗经验,败退出函谷关,军次曹阳(今河南三门峡西南),后又退至渑池(今河南渑西)。章邯追兵复至,他战败自杀。

  • 王锡

   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,字寡光。王弘子。少以宰相子起家为员外散骑,历位中书郎、江夏内史。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当朝,锡箕踞傲诞。卒官。

  • 殷济

    代宗、德宗时人。曾入北庭节度使幕府。北庭陷蕃前后,被吐蕃所俘。敦煌遗书伯三八一二收其诗14首,多为陷蕃前后作,诗意伤感凄凉。事迹据其诗推知。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
  • 韦振

    生平无考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上。

  • 邓肃

    邓肃(1091~1132),字志宏,南剑沙县(今属福建)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,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,年四十二岁。少警敏能文,善谈论。会李纲罢相,上疏争之,干执政怒,罢归居家,绍兴二年(1132年)五月,携母避寇福唐(今福清),五月初九病逝,年仅41岁,归葬于邓墩。肃著有《栟榈集》三十卷,《挥尘后录》传于世。《闽沙邓氏族谱》载:邓肃,字志宏,父祖谷,长子邓普,字寰宇,次子邓慈。

  • 刘处玄

    刘处玄,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——随山派创派者,字通妙,号长生子,莱州(今山东省莱州市)武官庄人,生于宋绍兴十七年(1147年)七月十二日。侍母至孝,夙愿修道,因母在不敢违,清静固守。金大定九年(1169年),其母去世后,遂拜王重阳为师入道,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。

  • 载湉

    清德宗爱新觉罗·载湉(1871年8月14日—1908年11月14日)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,在位年号光绪,史称光绪帝。父亲醇亲王奕譞,生母叶赫那拉·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。在位三十四年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光绪帝实行“戊戌变法”,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。后被袁世凯出卖,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。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,故称“百日维新”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,享年38岁,庙号德宗,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。葬于清西陵之崇陵。

  • 钟明进

    钟明进,字子佳,号伟韬,长兴人。顺治己丑进士,历官惠州知府。有《两粤吟》、《南园集》、《燕中草》。

  • 李忱

    唐宣宗李忱(810年冬月十二-859年),汉族,唐朝第十八位皇帝(847年—859年在位,未算武周政权),初名李怡,初封光王。武宗死后,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。在位13年。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,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,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,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。宣宗性明察沉断,用法无私,从谏如流,重惜官赏,恭谨节俭,惠爱民物,故大中之政,讫于唐亡,人思咏之,谓之小太宗。

  • 吕止庵

    吕止庵,别有吕止轩,疑即一人。生卒、经历不详。散曲作品内容感时悲秋,自伤落拓不遇,间有兴亡之感,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遗民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词"如晴霞结绮"。以后庭花十首得盛名。今存北词谱及阳春白雪中。所做散曲作品现存小令三十三首,套数四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