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陈嘏
字锡之,惠安(今福建惠安)人。唐天成三年(八一二八)进士。以词赋擅名,尤工篆隶。宣宗尝善其所制霓裳羽衣曲,以为琬琰之器。官终刑部郎中。
- 丰有俊
宋庆元鄞县人,字宅之。丰稷四世孙。光宗绍熙间进士。曾学于陆九渊。有故人女沦为妓,赎而厚奁嫁之。累官知扬州,改镇江,卒。
- 朱日新
朱日新,字新甫,嘉禾(今浙江嘉兴)人。理宗宝庆元年(一二二五)知黄岩县。清光绪《黄岩县志》卷一一有传。
- 周世南
永州祁阳人。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。尝游上庠,聘董氏女。未婚而女失明,女父请改婚,不可,既第成婚,士论高之。仁宗皇祐六年,累官驾部郎中。以少卿致仕。
- 刘秉恕
邢州人,字长卿。刘秉忠弟。从刘肃学《易》,明理学。与兄同事世祖。中统初,擢礼部侍郎。世祖至元间历彰德等路总管,治狱详明。召除礼部尚书,出为湖州、平阳两路总管。年六十卒。
- 陈子龙
陈子龙(1608—1647)明末官员、文学家。初名介,字卧子、懋中、人中,号大樽、海士、轶符等。汉族,南直隶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十年进士,曾任绍兴推官,论功擢兵科给事中,命甫下而明亡。清兵陷南京,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,开展抗清活动,事败后被捕,投水殉国。他是明末重要作家,诗歌成就较高,诗风或悲壮苍凉,充满民族气节;或典雅华丽;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。擅长七律、七言歌行、七绝,被公认为“明诗殿军”。陈子龙亦工词,为婉约词名家、云间词派盟主,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“明代第一词人”。
- 施绍莘
施绍莘(1581~约1640)明代词人、散曲家,字子野,号峰泖浪仙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他有俊才,怀大志,因屡试不第,于是放浪声色。建园林,置丝竹,每当春秋佳日,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、三泖、西湖、太湖间。他兴趣广泛,除经术、古今文外,还旁通星纬舆地、二氏九流之书。善音律,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词著名,有《花影集》传世。另外,其词作多哀苦之音,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蹇的身世悲凉,又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反映。如□谒金门□"春欲去"写有"无计可留春住,只有断肠诗句。
- 缪彤
缪彤(1627—1697),第十二位状元,,明朝天启七年(1627)生于,康熙三十六年卒。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,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。他热衷科举考试,渴望中试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。
- 巴泰
巴泰(?-1690)清圣祖时国史院、秘书院、中和殿大学士。金氏,汉军镶蓝旗人。初从太宗攻明有功。又先后随睿亲王多尔衮、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战,败明总督洪承畴。虽面中流矢,仍挥刃斩敌。以劳绩久著,擢内大臣。康熙三年(1664),授国史院大学士。充修《世祖实录》总裁官。时鳌拜辅政,与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论事龃龉,欲构陷其罪,集众定谳,恶巴泰不附已,虑其异议,不使与闻。及鳌拜败,帝召巴泰授秘书院大学士,仍充《实录》总裁官。九年(1670),改内院为殿阁,以巴泰为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。《实录》告成,加太子太傅。后以疾乞休,旋被命仍入阁办事。二十三年(1684),乞解任,仍命以内大臣衔与朝请。卒谥“文恪”。
- 朱敦复
朱敦复,(生卒年不详)清代盐商。天津人。道成年问承办长芦官引盐斤,获利至厚,为长芦大户盐贾。被推举为纲盐总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