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李斯
李斯(公元前284年—公元前208年),字通古,汝南上蔡(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)人[1-2] 。秦朝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和书法家。参与制定法律,统一车轨、文字、度量衡制度。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,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。秦始皇死后,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,迫令公子扶苏自杀,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,后为赵高所忌。秦二世二年(前208年),父子腰斩于咸阳,夷灭三族 。
- 苏蕙
十六国时前秦始平人,字若兰。窦滔妻。滔为苻坚秦州刺史,以罪被徙流沙。苏氏思之,织锦为《回文旋图诗》以赠滔。诗凡八百四十字,纵横反复皆可读,词甚凄惋。一说,窦滔为安南将军,另有宠姬赵阳台,镇襄阳时独携赵之任。苏蕙感伤而织锦为璇玑图诗以寄。
- 王仲舒
王仲舒(762—823)字弘中,并州祁(今山西太原)人。唐朝文学家。少好学,工诗文。历任苏州刺史、洪州刺史、中书舍人等。元和年间(806—820),在南昌奖励文学,文风盛开。还邀请当时担任袁州刺史的韩愈来南昌,对南昌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作有《滕王阁记》和《钟陵送别》等。
- 虞搆
生平无考。《全唐诗逸》收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上。
- 孔夷
孔夷,北宋哲宗年间(公元1086-1100年)的著名词人。字方平,汝州龙兴(今属河南宝丰)人。学者孔旼之子。北宋哲宗元祐间隐士,隐名鲁逸仲。孔夷深受父亲孔旼的影响,终生不求仕进,唯以诗酒自娱。隐居滍阳(今河南),与李廌为诗酒侣,自号滍皋渔父。与李荐、刘攽、韩维为友。王灼《碧鸡漫志》卷二称其与侄孔处度齐名。黄升赞其“词意婉丽,似万俟雅言”(《花庵词选》)。《全宋词》录其词三首。事见《咸淳临安志》卷六六。
- 赵昀
赵昀(1205年1月26日―1264年11月16日),即宋理宗,南宋第五位皇帝(1224年9月17日—1264年11月16日在位),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。赵昀原名赵与莒,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 嘉定十五年(1222年),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,赐名贵诚。嘉定十七年(1224年),立为宁宗皇子,赐名昀。宋宁宗死后,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。景定五年(1264年),赵昀在临安去世,在位四十年,享年六十岁。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,庙号理宗。葬于永穆陵。
- 王世则
王世则(963年~1008年),广西永福人,传说宋代太平兴国年间(976年~984年),王曾入白象岩攻读,后考中状元。王世则连续两次殿试都中状元,人称“连科状元”。王世则中状元后,深得皇帝信任。公道正直的王世则随后被选派到谏院任职。谏院职掌规谏朝政缺失。宋初沿唐制,门下﹑中书两省有左﹑右补阙和左、右拾遗。端拱元年(988年)改补阙为司谏﹐拾遗为正言,权力比较大。王世则在谏院期间,谏议果断,雷厉风行,对上对下都不卑不亢,不怕得罪人,在官场享有“铁面王”的声名。
- 孙不二
(?—1182)宁海州人。丹阳顺化真人马钰之妻,与钰同师重阳王真人,诣金莲堂出家。世宗大定中居洛阳风仙姑洞,越八年,沐浴更衣,端坐而化,传为仙去。
- 马祖常
马祖常(1279~1338)元代色目人,回族著名诗人。字伯庸,光州(今河南潢川)人。延佑二年,会试第一,廷试第二,授应奉翰林文字,拜监察御史。元仁宗时,铁木迭儿为丞相,专权用事,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,因而累遭贬黜。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,历任翰林直学士、礼部尚书、参议中书省事、江南行台中丞、御史中丞、枢密副使等职。为文法先秦两汉,宏瞻而精核,富丽而新奇,内容多制诏、碑志等类作品,诗作圆密清丽,除应酬之作外,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。
- 周凤翔
(?—1644)明浙江山阴人,字仪伯,号巢轩。崇祯元年进十,授编修,迁南京国子司业,历中允谕德,为东宫讲官。召对时陈治安策,帝颇受震动。京师城破后自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