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简称排托。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。详内托条。
由于先天性畸形,尿门无孔,以致婴儿出生后小便不通,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。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见针灸大成条。
病证名。孕妇由于跌仆闪挫,气血逆乱,损伤胎元,以致胎动不安。症见腰腹痛坠,或阴道流血。治宜调补气血、安胎。方用胶艾汤或八珍汤。参见先兆流产、胎动不安条。
病名。指脑疽之虚证。初起形如椒粒,坚硬紫暗,渐肿如横木,甚则上至巅顶,下至大椎,色如灶烟,硬不见脓,即损外皮,形如犬咬去肉之迹,溃而不敛,难愈。此证由阴精枯涸,毒火上炎所致。治当补阴精,泄毒火。《灵枢
见医要集览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清冷的饮料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齿痛不忍清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