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
指痰热壅阻于肺,发生喘咳的病理。多由外邪犯肺之后,郁而化热,热伤肺津,炼液成痰,痰与热结,壅阻肺络所致。症见发热、咳嗽、痰鸣、胸膈满闷,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,甚则呼吸迫促、胸胁作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
病名。①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②《济阴纲目》卷七:“因月后便行房,致成湛浊(湛浊为经事断续不了了也),伏流阴道,疳疮遂生,瘙痒无时。先用胡椒葱白作汤、一日两三度淋洗,却服后药:黄芪、菟丝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生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悬蜞、悬蜞虫毒风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上焦蕴积热毒,风痰塞壅而起。上腭肿垂,形如蛙腹;或如鸡子。咽喉闭塞,痰涎满口。”治宜清火解毒,并消肿止痛。宜用三黄凉膈散加减。参见上腭痈、重腭、
【介绍】:见赵莹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榕庵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曾撰有《历代名医蒙求》、《类纂诸家养生至宝》(即《养生类纂》)、《养生同览》等书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儿出胞时,头必转向产门,自然正产。若无力转运,脚踏胞衣,脐肠先出,谓浪脐生。急令稳婆清理推入,稍俟气平,乘势就其脚下,不可推转久延。久则脐肠复下,复难收拾矣。”类似于臀足位分娩,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