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热气蓄聚伤胞,所以胞合。”参见胞肿如桃、目疡等条。
①人身体液的组成部分。来源于饮食,随三焦之气,出入于肌肤腠理之间,以温养肌肉,充润皮肤。津出于腠理则为汗,下达膀胱即为尿。若腠理闭,津不能出,则下降于膀胱而小便增多;反之,汗多则津不化水下行,小便就会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即摩腰膏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五脏镜源》4卷、《病源手镜》1卷,均佚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丹毒发。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指夏秋季节饮冷伤食、湿热伏遏,或七情郁结所致霍乱吐泻者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夏秋霍乱,多食冷水瓜果所致,宜木香、藿香、陈皮、厚朴、苏叶、生姜。四肢重著,骨节烦疼,此兼湿也,二术、二苓、厚朴、陈皮
【介绍】:见岐伯条。
手和足的合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实四支(肢),浊阴归六府(腑)。”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张景岳注:“阅,外候也。使,所使也。五脏藏于中,五官见于外,内外相应,故为五藏之阅。”本篇主要论述五脏与五官、五色内外相应的关系。外察五官五色,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;而内在脏腑的病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