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因极一病证方论

三因极一病证方论

书名。原题《三因极一病源论粹》,简称《三因方》。18卷。宋·陈言撰于1174年。作者认为:“医事之要,无出三因”。本书首叙医学总论,并将三因(内因外因不内外因)作为论述的重点;总论后列述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病证,并附治疗方剂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方剂不见于宋以前医学文献。本书的特点是将临床与三因相结合,故对研究中医病因学说和各科临床治疗均有参考价值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兰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九牛子

    ①见《草药手册》,为土儿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西草药》,为金果榄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喜气

    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喜气,即不可疾行,不能久立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
  • 心热痿软

    病证名。指心火上炎,耗伤阴血所致的痿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心热痿软之症,四肢关节不能活动,足胫纵缓,不能收持,如枢纽之折,而不能提挈,面颊常赤,心烦意乱,此《内经》心热痿软之症也。”治宜清心、滋阴、

  • 血极

    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
  • 朱蘧(qú 瞿)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天璧条。

  • 莱阳参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脑发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勇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中医内科学

    书名。上海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原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,是用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。书中总论部分,论述了病机、病证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。各论部分分述感冒、咳嗽、喘证等54种内科杂病。论述

  • 热病劳复

    劳复证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热病劳复候》。参见劳复、温病劳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