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黄花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地羊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地羊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亦称溢乳。小婴儿呕乳,无其他症状,往往是由于小儿贲门松弛,乳母哺乳方法不当,以致有时在哺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出口腔而出现呕乳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初生小儿,胃小而脆,容乳不多,为乳母者,量饥而与之,
①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,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诸病的病因。胎毒的由来,指其父母恣食肥甘,或多郁怒,或纵淫欲,或患恶疾(如梅毒),其毒火蕴藏于精血之中。明·万全《片玉心书》:“男女交媾,精血凝结,毒亦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芩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阴寒内盛,导致阳气虚衰的病机。症见恶寒、肢冷、泄泻、水肿,舌淡滑等。治以温阳救逆,兼以健脾利水。《难经·六难》:“浮之损小,沉之实大,故曰阴盛阳虚。”这是在脉诊上的反映,因阳虚于外,故浮取则脉小;阴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承昊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婴儿惊热内蓄,精神不爽,面色虚白,初则温温有热,其后颊赤多惊,物动则恐,声响即悸的证候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伤酒恶寒,因饮酒太过,热郁在内,不得宣越而恶寒者,症兼口渴昏眩。”参见恶寒、内伤恶寒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多因居处潮湿,触冒风雨,邪留经络所致。症见手足瘫痪,痿弱不能举动,皮肤不仁,关节重痛等。治宜祛风湿,通经络为主,可用羌活胜湿汤等方。寒气胜,宜桂枝汤加苍术、防风、羌活、独活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一。指脏腑内伤所致的小便失禁。脾肾不足者居多。主要症候为小便时时自遗,神志清醒,语言轻微,饮食减少,大便溏泄,脉濡软或浮大。治宜补益脾肾,可选用补中益气汤、八味肾气丸。又有肝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