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温热经纬》卷五。即甘露消毒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缪慎斋《妇女卫生医药常识》。指室女经闭后,出现形瘦肉削,食少神疲,或见咳嗽潮热等症状,称为童损,俗名童子痨。参见室女经闭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即舌痹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廖平评。刊于1853年。廖氏对《脉学辑要》有“不背古而最实用”的好评,但又批评原书“不以脉定病,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”,遂编此书。将27脉的次序,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。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,
妇产科著作。又名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。不分卷。清·伊精阿(满族人)撰。刊于1800年本书介绍女科113种病证,简要记述其症候,列述治疗方剂76首。并附产后生化论,治症活法及产后调护法等专论。
【介绍】:汉代医生兼养生家。号青牛道士。陇西(今甘肃陇西)人。善用中药及针灸。
病名。①指人体感受风、寒、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、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,日晡所剧者,名风湿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也。可与麻黄杏
见西法针灸条。
【生卒】:1006~1097年【介绍】:北宋大臣,兼通医学。字宽夫,汾州介休(今山西介休)人。仁宗时进士,以镇压王则起义而受重用,由参知政事升为宰相。反对王安石变法。哲宗初年,司马光复旧法,命为平章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