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远道刺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又名乳妬。指两乳胀硬疼痛或乳头生疮的病症。因产后无儿吮乳或产妇壮盛乳多,儿小未能饮尽、乳汁积蓄,与气血相搏,而致乳房胀硬掣痛,手不得近;或乳头生细小之疮,或痛或痒,搔之则黄
【介绍】:见沈金鳌条。
舌苔色黄而暗晦,主阳热亢盛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集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即火喘。又名火炎肺胃喘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湮尻疮。即尿布皮炎。为新生儿多见的皮肤炎证。小儿皮肤娇嫩,尿布潮湿浸渍过久,湿毒乘虚侵入,发于臀部肌表,而为焮红、粗烂;重则有丘疹、疱疹甚至脓疱形成。初起内服药以清热解毒为主,用银花甘草汤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雀目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小贯众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