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在病变部位附近选穴治疗的方支。或称近取法。如头部病取攒竹、天柱;口颊病取翳风、天容;眼病取上星、目窗等。
病证名。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。症见气短言微,面色白,下痢滑脱,所下之物不粘不臭,大便随矢气而出。治宜温涩固脱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气痢,诃黎勒散主之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气
即恶色。详该条。
同中阳不振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时芳。兰溪(今浙江兰溪)人。医术高明,负有盛誉。
病名。见《辨证录》卷十三瘰疬门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见《黑龙江中药》。为松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眼科秘笈》。即聚开障。详该条。
舌苔淡白而透明,似苔非苔的舌象。多属虚寒之证,因年老胃气不足,或久服汤药,胃气伤损所致,宜补中益气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多因产后气血亏损,运行无力,致血留滞于经络、肌肉之间;恶露过少,瘀血停留,败血入于关节之中;或产后血脉空虚,风寒袭之,流注筋脉所致。气血运行不畅者,兼见骨节不利,筋脉拘急,治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