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麻黄细辛附子汤,见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见该条。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小金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曲背、驼背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脊间,中髓为伛。”刺脊骨间隙,深伤脊髓,可造成伛偻曲背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即承泣。见该条。
指阴寒内盛,导致阳气虚衰的病机。症见恶寒、肢冷、泄泻、水肿,舌淡滑等。治以温阳救逆,兼以健脾利水。《难经·六难》:“浮之损小,沉之实大,故曰阴盛阳虚。”这是在脉诊上的反映,因阳虚于外,故浮取则脉小;阴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五色旁通五脏图》1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杨继洲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灵枢·肠胃》:“咽门重十两,广一寸半,至胃长一尺六寸。”俗称喉头。指在口腔之内,为饮食水谷之门,其下部与食道相连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六对咽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:“咽门者,肝胆之候。若藏热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荆芥汤第三方,见荆芥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