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医喉科学

中医喉科学

书名。广州中医学院编。本书是在《中医喉科学讲义》(1960年版)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,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。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。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、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、口舌生理特点;从邪毒侵犯、火热上蒸、痰浊瘀阻三方面分析其病机,再结合脉证概括诊断方法。各论分喉痹喉痈乳蛾喉风疫喉、其他喉病、口齿唇舌疾病七章,分论咽喉诸病。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猪毛漆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升均汤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方。升麻、葛根、芍药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紫草(或红花)、甘草。为粗末,每服三至五钱,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均,或吐泻热渴。②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人参芦、白术芦、茯苓

  • 四白灭瘢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五方。白芷、白附子、白僵蚕、鹰矢白、密陀僧各等分。为细末,水调搽患处。治痘疮落痂,面痣雀瘢。

  • 泾溲

    ①泛指小便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形有余则腹胀,泾溲不利。”吴崑注:“泾,水行有常也;溲,溺溲也。”即常行的小便不利。②指大便和小便。《素问经注节解》:“泾,大便也。溲,小便也。”③泾作经。《素问经注节

  • 合法

    推拿手法。①又名和法。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从两个穴位向中间合拢。其起点和止点往往在穴位上。②见曹锡珍《中医按摩疗法》。对抗性地用力推并,使散离的筋肌或脱错的关节得以归合而复原状。

  • 地浮萍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液

    精、血、津、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,因均属阴分,故名。

  • 后下

    煎药法之。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、木香、砂仁等,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。如煎煮过久,则其有效成份可挥发失效,故宜在其它药物将煎好时才放入,稍煎即可。另外,大黄后下,可使其泻下作用更显著。

  • 雄黄藜芦散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四方。雄黄、鳖头(煅黄色)、轻粉各一钱,藜芦二钱,冰片二分。为细末和匀,先用芎归汤第二方熏洗患处,随后搽药。治阴挺。

  • 鼻针疗法

    是指以针刺鼻上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鼻和经络脏腑有密切联系,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……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。”(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)。《灵枢·五色》明确指出,“明堂者鼻也。”“五藏次于中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