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三:“肺感风寒作嗽,紫苏散。”《仁术便览》卷二:“风寒咳嗽,肺气喘急。”方用五拗汤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春月风寒所伤,咳嗽声重,头疼,用金沸草散;咳嗽声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:“喉之两旁生疽如何?曰:此名夹疽,属手少阴心经,足太阴脾经,足厥阴肝火热毒上攻而然。”症见咽喉两旁肿起,饮食难咽,疼痛甚剧,或口臭便秘,身发寒热等。治宜解毒泻火,消肿利咽
见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蓬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》。为山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字子野,号晞范子。因见古医书文字深奥,庸医妄用药饵误人性命,于是钻研《难经》、《脉经》等古代医书,详加注解,撰有《难经句解》、《脉诀集解》、
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目盲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即砭石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镵石、针艾治其外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