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风不语穴

中风不语穴

经外奇穴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治卒中急风,闷乱欲死方……不能语者,灸第二槌(椎)或(《太平圣惠方》作及)第五槌上五十壮。”近代《经穴治疗学》列作奇穴,名中风不语穴。位于后正中线,第二胸椎及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。主治中风不语。艾炷灸3~5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出《诗经》。为大巢菜之古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体针

    通常指相对于耳针、鼻针、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,实即传统的针刺疗法。

  • 蒲颓叶

    出《中藏经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渊刺

    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经读

    见神农本草经读条。

  • 刘宝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,撰有《经验名方》一书。

  • 指灸治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:“疾不可为也。……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。”

  • 毒药

    ①古代统称治病的药物为“毒药”。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:“今世治病,毒药治其内,针石治其外。”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毒药攻邪,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……。”②现代指药性剧烈,有毒、副作用,能导致中毒的药

  • 慢痧

    痧证之一。指痧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的病证。《痧胀玉衡·慢痧必须速治》:“痧若紧者,只在顷刻。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,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,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,此诚痧之慢矣。……痧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

  • 蛲瘕

    病证名。指蛲虫结聚于肠胃而形成的瘕病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蛲瘕为病,腹大上,肤黄粗,循之戚戚然。”参见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