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法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又称自灸。是以药物敷贴肌肤后,局部起泡如灸疱,因而得名。今称药物发泡灸。古代文献上所载天灸法较多,如毛茛灸、斑蟊灸、旱莲灸、蒜泥灸、白芥子灸等,详各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橹条。
见普济本事方条。
手掌内面的摺纹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瘰疬久延不愈,蔓及胸肋、腋窝等处,结块大小不等如藤上结瓜,根颗相连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参见外科启玄条。
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。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,减低其毒性或功效,甚至完全丧失功效,称相畏。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;硫黄畏朴硝,水银畏砒霜,狼毒畏密陀僧,巴豆畏牵牛,丁香畏郁金,牙硝畏三棱,川乌
见《素女经》。指月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·伤燥咳嗽》:“天行燥烈,燥从火化,肺被燥伤则必咳嗽。”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肺燥咳嗽,金性喜清润,润则生水,以滋脏腑。若本体一燥,则水源渐竭,火无所制,
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通称。包括温病中的春温、风温、暑温、伏暑、湿温、秋燥、冬温、温疫、温毒和温疟等的病因。《温热论》: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