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洗冤集录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位于前臂桡侧,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。主治中风口,下牙痛,手痛等。艾炷灸3~7壮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即燥痰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香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人认为卫气有规律地运行于全身,每天按一定的循行路线往复运转五十周次,白天二十五周次,夜间二十五周次。《灵枢·卫气行》:“故卫气之行,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,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,夜行于阴二十五周,周于五脏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阳小肠经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地鳖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肉刺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