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皮肤病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形容微微汗出之状。
指脾脏的各种病证。脾司运化,主四肢肌肉,统摄血液,为气上生化之源,开窍于口。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由饮食劳倦所伤,脾失健运,水湿不化,或脾阳虚衰,中气下陷所致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
皮肉相交处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先浅刺绝皮,以出阳邪。”
见日华子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详小便黄赤、小便赤涩条。
【生卒】:约670~755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郿(今陕西郿县)人。出身世家,喜爱医学。在弘文馆(国家图书馆)任职二十多年内,有条件博览群书,采集诸家医方。后被贬至房陵,仍继续整理医学文献,编成《外台
病名。指喉风患处多脓头状似蜂房者,故名。多由忧思恼怒,气郁痰浊化火所致。《喉科心法》卷上:“生于喉内两旁,初起红肿,渐腐成片,日久片内变成小孔,出有臭气,症属难治。”治宜疏肝解郁,清热消肿。可选用清胃
见薛德《系统动物学》。为眼镜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